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紙鈔上的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1,137
字型大小:

從懂事起,所用貨幣,除硬幣外,紙鈔上面全部加印「金門」與「限金門通用」等字樣,當年習以為常、不覺為奇!直到來臺讀書,臺灣同學見到我的紙鈔,不僅加印「金門」字樣,且色彩圖案也與台灣當地不同,反而是他們驚訝不已!甚有同學想與我交換。我告訴他們:我們來臺,金門地名幣要先換等值的台灣幣,有如「出國」一般,更讓同學覺得不可思議!就讀師大時,班上有位馬祖同學,送我馬祖壹圓、伍圓紙鈔,又是另一種顏色圖樣;大四下學期在師大附中駐校實習一個月,一位高二男生聽課專注,且將我製作教具圖表逐一抄錄於作業簿內,令我深受感動!隨即在上課表揚,並致贈「限金門通用」紙鈔一張,以資獎勵!
誠然,當年前線戰地因實施戰地政務,三個離島(福建省金門、馬祖與浙江省大陳島)紙鈔皆印上限當地區使用的字樣,且三地區的顏色圖樣皆不相同,這是許多人都不知曉的事。直到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撤離二點八萬餘居民來臺,後稱「大陳義胞」,歷經烽火的「大陳島紙鈔」才終止發行,正式走入歷史。
兒時貨幣除了壹角、貳角、伍角的硬幣之外,另有其他面額的紙鈔,提起金門紙鈔,得從面額最小的「壹角」談起,民國三十九年版,由中央印製廠台北廠於四十一年五月一日發行,英文字軌雙前,正反面皆呈藍色,正面加印「限金門通用」,反面加印「金門」,皆呈橫式排列。再看「伍角」紙鈔,與壹角紙鈔出版、發行日期相同,印製廠、英文字軌皆同,正反面皆呈紫棕色,兩面皆加印「金門」,左右對稱,直式排列,正面「限金門通用」則橫式排列。
接下來是「壹圓紙鈔」,出現三種版本,依序是三十八年版,第一印製廠於四十年十一月發行,英文字軌雙前,正面是墨綠套花多色,反面是墨綠,整體觀之,正面偏紅、反面偏藍,僅反面加印空心「金門」大字字體;第二種壹圓鈔同樣三十八年版、第一印製廠、英文字軌雙前,但記號碼以前都是圓3,這版有圓3平3兩種,發行期晚一年,刷色正面是中綠,反面是鮮綠,正面是左右兩行「限金門通用」,反面是兩行「金門」,皆直式排列;第三種壹圓鈔與前者大致相同,差別在改由中央印製廠於五十二年發行。
再來看「伍圓紙鈔」,同樣三種版本:第一種三十八年版,由第一印製廠於四十年發行,英文字軌雙前,圓3,色澤偏綠,正面無註記「金門」,反面有空心「金門」兩個大字;第二種是四十四年版,隔年發行,台灣銀行印刷所印製,英文字軌雙前,記號碼有圓3、平3兩種,呈紫紅色,正面左右兩行「限金門通用」;第三種五十五年版,同年發行,英文字軌改為前後,記號碼只有圓3,同樣紫紅色。
再看「拾圓紙鈔」,同樣發行三種:第一種三十九年版,四十一年發行,第一印製廠印製,英文字軌雙前,記號碼圓3,正面藍色黃底,反面藍色;第二種版次、發行、印製廠同前,英文字軌改為前後,記號碼有圓3、平3兩種,顏色與金門字樣同前;第三種三十九年版,五十二年發行,中央印製廠,英文字軌前後,記號碼只有平3,色澤、金門字樣同前。
當年面值最大的是「伍拾圓」紙鈔,只發行一種,四十年版,五十六年發行,第一印製廠,英文字軌前後,記號碼平3,正面淺綠,反面墨綠,正反面皆標註左右兩行「限金門通用」。上述數款皆為直式紙鈔,正面是「國父像」,反面是「台灣銀行總行圖像」。
直式紙鈔告一段落後開始全面改換橫式,首先出現的是「拾圓紙鈔」,只有一種,五十八年版,六十四年發行,中央印製廠,英文字軌前後,記號碼圓3,正反面皆為紅色,正面右側「限金門地區通用」,左右兩行「金門」對稱,反面是兩行「金門」左右對稱,正面「國父像」,反面改為「陽明山中山樓圖像」,這張拾圓紙鈔首次與台、馬地區圖樣完全相像。
最為特殊的「伍拾圓紙鈔」,正面「國父像」,反面首次出現金門在地的「莒光樓圖像」,但只限金馬地區流通,未擴及臺灣地區,為五十八年版,隔年發行,中央印製廠,英文字軌前後,記號碼圓3,正反面皆墨綠色正面左右兩行「金門」對稱,反面除「金門」兩行外,中間加註「限金門地區通用」,橫式排列。
再來看新一期的紙鈔,臺、金、馬三地區圖樣顏色完全一致,皆為中央印製廠,英文字軌全部前後,記號碼全平3,只差「金、馬」加字,臺灣未加,臺灣較早發行,金馬延後同步。依年份排序,首發是「壹佰圓紙鈔」,六十一年版,六十四年發行,正面綠色、地紋配多色,反面綠色,反面首次出現「總統府」,正面「金門」左右兩行,中間橫式「限金門地區通用」,反面「金門」左右對稱。
接著「拾圓」新鈔誕生,加字同前,正面紅色、地紋花心配多色,反面亦同。金門地區首次出現「伍佰圓紙鈔」,正面改為先總統蔣公像」,反面「總統府」,加字如前,七十年版,七十五年發行,正面磚紅配深咖啡及褐色,反面顏色亦同,改為「中山樓圖像」。接著是當年最大面額的「壹仟圓紙鈔」,版次發行同前,正反面皆深藍、紫紅橄欖色,正面「蔣公像」,反面「總統府」。以上所有紙鈔皆為臺灣銀行發行。
至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一日,中央銀行宣布:自即日起,臺灣銀行金門分行所發出的新臺幣均不加蓋「金馬」及「限金馬地區通用」的新臺幣,原加字的地名幣凡回流者均不再發出,自此「金馬地區專用貨幣」逐漸走入歷史,臺、金、馬三地貨幣一體適用、完全統一,方便民眾交易買賣、流通使用。八十九年七月一日,中央銀行收歸新臺幣發行權,原新臺幣紙鈔上的台灣銀行字樣,全面改為中央銀行,九十一年六月三十日正式宣布定新臺幣為國幣,流通迄今。
如此算來,從民國四十一年五月發行加印「金門」字樣開始,迄七十八年九月截止發行,足足發行了三十七餘年,流通期更超越了這個年限,在「金門貨幣史」上,值得一述,也是值得回顧的一段記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