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紙店
小時候在鄉下,人們純樸且有虔誠的信仰總能看到賣金紙的店。用現在的話來形容,這種店鋪真的是「什麼樣的金紙都有賣,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這樣的金紙店,常常成為附近居民有拜拜的需求的首選,成為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些金紙店大多有自己的店面,店主會從外地進貨,拜拜用的必需品幾乎應有盡有。如果店裡沒有賣,店主也會熱心地指點你去哪裡可以找到。這類型的金紙店,是我小時候最常被叫去買東西的地方。
我們老家附近的金紙店也是如此。雖然不在熱鬧的市區,但生意一樣興隆。老闆很有生意頭腦,知道哪種品項金紙是客人常買的,進貨盤點都很仔細。不常賣的品項絕不進貨,木櫃裡擺放的拜拜用供品一目了然,老闆的擺設有他的獨特邏輯和風格,舊木櫃擺放得整整齊齊,充滿了古樸的風味,有孩子們喜愛的餅乾、飲料,也有拜拜用的金紙和糕餅,還有牙膏、毛巾及香皂等日用品。這家金紙店雖小,但五臟俱全,價格也親民,每次回老家,需要拜拜缺了什麼東西我總會去那裡買。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我常去的金紙店如今已經因為種種原因關門了。老闆年紀大了,無法再經營,年輕人覺得未來看不到前景,不願接手。後來我去了外地讀書,對店家的狀況不甚了解,但內心總會想起那家古樸的店,想起在那裡採購,鼻子呼吸著充斥在室內紙類的味道。
在便利商店及雜貨店還沒普及的年代,金紙店的存在是居民在拜拜過程中需要購買場所,所以金紙店的存在不是偶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金紙店有其特殊的價值,能夠就近買到拜拜所需的物品,這是各種便民服務所無法替代的。
今天的雜貨店與便利商店雖然更加現代化,但少了過去鄉下金紙店的古樸感。無論是招牌還是商品陳列,都過於新潮,缺乏歷史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型商店逐漸取代了傳統金紙店,村裡的人們也逐漸淡忘了那些舊時的記憶。但在我心中,喜愛的那家金紙店將永遠存在我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