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校長的劍

發布日期:
作者: 宋玉澄。
點閱率:1,066
字型大小:

童年住在嘉義空軍眷村,以為那就是整個世界。在那小小的世界裡,卻經常莫名生病;而所謂的生病就是發燒,在那貧困又醫藥匱乏的背景下,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躺在床上,昏睡。
有時醒了、也或許是燒退了,常常會在枕頭下,發現一柄寶劍。那寶劍不像玩具,是真劍;劍鞘、劍身俱全,抽出劍刃,上面還有兩道血槽-就是兩條溝痕,通體閃閃;尤其劍柄,晶亮厚實美麗,是一隻鳥的形狀;當時年幼,大概覺得是大人給病童的陪伴玩具,希望減輕身體上的痛苦。
長大了,知道那不是玩具,應是大人偷偷給孩子一種類似驅邪的厭勝物;大概是希望這柄寶劍,或是劍身上鐫刻的-校長蔣中正的文字,能驅退斬除那看不見的病魔。這些,都是自已的猜想。大人們從未講過或解釋一句話:像為何家中有一柄短劍?短劍為何會在枕下、又突然消失?多少有些神秘;更神秘的是這柄短劍,隨著父親的失智、過世,就真正不見了,彷彿從未出現在這世上一樣;而童年時的經驗,就更像在夢中一般。
近日,一位周姓友人來家拜訪。笑嘻嘻的說,我帶了一把劍給你看看!有人說是自殺劍,是蔣中正送給先父的。自殺劍?自是玩笑;他的妻子在旁更正說是那是成仁劍。細看:劍柄頭上有隻憤張的龍頭,下有校長蔣中正贈的鏤文,再下是親愛-顯然是黃埔軍校的校訓。翻面,就看到精誠兩字;往上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畢業紀念。劍刃上方也有刻字:正面是成功成仁,分成兩行;反面是學號、人員姓名;顯然是柄當年軍校畢業紀念禮物。友人說這柄劍,是他父親的配劍,經歷有些傳奇。民國38年未隨身帶來台灣,留在大陸,可是這柄劍就是禍首、是黑五類的證據,家人們不敢丟也不願丟,深埋在院子裡;經過一系列的鬥爭運動與文化大革命,它都靜靜地躺在土裡;直到可以探親,才見天日;然後跟著主人進出大陸、台灣海關兩道嚴格關口,竟然安然返家,神奇到無理可說。
如今,這柄配劍,是文物,更是周家紀念先人的遺物,十分珍貴;這讓我想起幼年時見過的寶劍。
翻查歷史,才又知道這柄劍,名字不論是叫軍人魂、中正劍、成仁劍、黃埔劍或是將軍劍的短劍,曾風行大江南北,保守估計曾鑄造上百萬柄;劍短,量大,同時背後更是中國建軍、抗戰,甚至是黃埔軍校一再演變的一面繁雜龐大的歷史。
劍的起因,首在蔣中正先生身上,他在1908年赴日留學,對日本軍人的劍道及武士道精神的極為肯定,後任黃埔軍校校長期間,創製此劍,頒發給黃埔軍校畢業生;後來國軍各兵種學校如炮兵學校、騎兵學校、工兵學校、輜重兵學校、憲兵學校等以及各空軍、海軍、警官學校等也都由蔣介石兼任校長,所有這些學校的學生在畢業時同樣也都有一柄中正劍,這應該就是先父曾在四川空軍機校短暫受訓,官階雖僅是士官,也有一把短劍,並留在嘉義眷村的原因。
短劍創成的遠因是日本,消失的近因也是因日本。1945年8月,國軍的高級將領,個個身佩璨亮短劍,在芷江、南京,及各戰區,接受日本皇軍降將奉上的戰刀和投降書的圖文展現在世人眼前。但也因抗戰勝,美式裝備、服裝也陸續出現,同時也宣告了短劍的運數告盡,完全的退出了歷史舞台。如今,蔣校長已成了古人,歷史上的定位仍在校正中;然而他所創立的短劍消失殆盡,除了少量存在博物館或在個人的私藏中;但至少仍留存一柄在我心裡-當作厭勝物一般地,想念早已故去的父母與那個清貧年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