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回淡江情難了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清陽。
點閱率:1,201
字型大小:

媒體報導橫跨淡水河、連結淡水與八里兩岸的淡江大橋,主橋塔工程正如火如荼施工當中,根據設計其高度有五十三節塊,目前已經鋪設約有四十多塊左右;至於橋面銜接鋼板節塊工程,幾乎已經快要完成階段,龐大的主體工程在淡水河口極其明顯,和關渡大橋赭紅顏色橋墩相互輝映,形成觀音山下的兩條交通動脈。
 看到淡江大橋的名稱,不禁讓我們備感親切,因為自然而然想起母校淡江大學,學校位於原名「滬尾」的淡水小鎮,從市區從北淡線火車站《現在為捷運站》沿著英專路往前走,就可以到達「五虎崗」上的學校。
 淡江大學在五虎崗丘陵地上,沿著地形以古典宮燈教室建築著稱,教室像似電影場景那般典雅而讓人驚豔,兩旁筆直而錯落有致的教室中間,除了有一大片翠綠草皮、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叢、花團錦簇的花圃和整潔通道之外,更有聞名遐邇的宮燈大道,把整體造型襯托成幽靜而浪漫的夢幻場景。
 「記得當年傍晚下課之際,緩緩走在宮燈大道上,遙望淡水河與海岸交會處,但見一輪火紅夕陽落日,宛如畫家用彩筆把淡海渲染成一幅美麗的畫作,於是放慢腳步、甚至在草皮上席地而坐,就是想要盡興的吸吮如此迷人的景色。」K每次回憶起那些學生往事,都會和大家分享這樣美好的記憶,即使畢業之後都已經有半世紀之久,母校與校園生活點滴,總是緊緊地把同學們的心連結在一起。
 淡江大橋橫跨淡水河,到了對面八里山麓之後沿著山徑而上,就是觀音山硬漢嶺的絕美景點,幾乎每一個淡江人在校四年間,至少都會登上觀音山至高點的硬漢嶺一次,同伴們在視線廣闊的硬漢嶺前留影便成為一種儀式。
 提起硬漢嶺我們就會想起這句話「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據說這是緣起於憲兵學校在此底訓練硬漢精神,因此有人戲稱:若想要成為硬漢,來觀音山挑戰硬漢嶺準沒錯。
 雖然是硬漢嶺是觀音山的最高峰,不過其實海拔大約只有六百多公尺而已,因此若是比起其它知名高山而言,應該不能算是難以攀登的大山;不過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因此不論觀音山是否為觀音菩薩之道場,或是還有其它諸位大仙雲遊其中,同學們喜歡在假日登上觀音山的休閒運動,則是大學生活極為熱門的習慣與甜蜜回憶。
 提起淡江大橋、觀音山硬漢嶺和母校淡江大學,其實同儕們大都在畢業多年之後總會再度重遊淡水,享受徜徉於母校熟悉與美麗校園裡的記憶,尤其婚後有了小家庭,攜帶家人返回淡水旅遊的動力與期盼,竟然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
 「日前正值秋高氣爽時節再度回到淡水,除了回到母校校園晃悠一陣子之外,信步到當年濯足而坐的淡水河畔絕對是必要之行程,我們佇立在熟悉的淡水河畔遙望對岸觀音山,心中彷彿燃起一股老朋友再度相見的溫暖心情。」K神情愉快地分享。
 她分享當下拍攝的山水相片之際,似乎讓我們回到蟄居於淡水河畔的那一段時光,淡水河波光粼粼而過,幾艘機動漁船穿梭河面,加上淡海渡輪依然殷殷來往於淡水與八里,為淡水河兩岸鄉親與遊客服務,這些生動而熱鬧的畫面,好像早已經融入了滬尾的漁港風情當中。
 看到如此讓人內心悸動的相片,想起雖然歲月更迭已經過了半個世紀,大家已經邁入暮年之年,除了身體外在面貌有顯著改變之外,內心也在身心靈流淌過程中悄悄蛻變,所以在人生將近一百年的歲月裡,對比起高山與大水之際,那種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暮年感覺,似乎自然而然的從心中興起。
 誠如上述當我們面對大山大水的觀音山與淡水河景色時,偌多五虎崗來來往往的莘莘學子們,只是那山水流過千萬年過程當中的瞬間那麼渺小;也許慘綠年少的孩子們,曾經如此豪氣干雲和效法硬漢嶺精神,於是橫渡淡水河、攀爬觀音山之際,或許在當下立足於高山上仰天長嘯那般意氣風發,可是在時序更迭而漫長時空滑過,以及山水悠悠永不停歇的歲月裡,這些痕跡總是比不上煙火瞬間迸開的火花那般燦爛,甚至連夏季末微弱的螢火蟲之亮光都無法相比擬。
 儘管淡水河沿岸老街遊客熙來攘往的人潮,街頭藝人也都渾身解數盡情表演,更有歌唱愛好者引吭高歌的聲音瀰漫在河畔,可是假如把時空畫面拉長之後,如此繁華而斑斕的景致,只不過是浩瀚宇宙裡的一小粒沙子而已,更讓人想起喇嘛們精心製作「曼荼羅」畫作之後,瞬間又將美麗而精緻的曼荼羅抹除,成為名符其實的一片混沌,偶爾還是讓人備感蒼涼而嘆息。
 回到淡江大橋所融入的山水畫面,我們想起一位視頻製作者所提出的看法:這些宇宙所呈現的現象其實都是一種幻象,所以天地萬物包括人類生命,都有可能是外星人或高維度生靈所做的實驗過程而已。
 雖然這樣的論述無法證實或極其詭譎,不過當然也有某些道理,因為面對山水不語的畫面,人們絕大多時刻都會興起一些特殊感觸,隨著不同人們的想法而有所差異,然後順著自己的體會而各自解讀,也許就是此生為人所必須鍛鍊的修持。
 在無法證實與所謂對錯的論述過程當中,人們也許可以從中得到適合自己的領悟,不必為了山水的沉默而悲傷,因為那是一種情緒浪費而不太值得。
 因此重回淡江的心情,或許可以敞開內心那一面冰心聰明的視窗,嘗試承接潔白無垢、歲月靜好的當下時刻,然後享受故地重遊不必情怯的愉悅心情,以及咀嚼當年學生時期美好記憶之際,讓生命中「美好的日常」成為最為珍貴的體驗而備感幸福!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