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臨江仙」偶感
近日書法老師教寫「臨江仙」詞,感觸良多,很早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被楊慎所寫的開卷詞「臨江仙」所深深吸引,不僅文辭美,意境佳,胸懷日月,氣壯環宇,除了讚嘆古人的文思、欽仰詩人的意境,又豈是現代的凡夫俗子所能表達於萬一?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代所能揮毫落筆?
楊慎在縱觀古人,反思歷史,看遍紅塵多少事,感嘆人世間的變化無常,而體悟出「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古聖先賢幾百年前就看破人生,道盡世事,然而幾經朝代,歷經歲月,多少借鏡,多少見證,卻依然有無數的政客,無數的人們蠅營狗苟,看不開,見不明,往往利之所趨,益之所向,原有的理想、抱負,早己拋之九霄雲外,不知今夕是何夕。
顧炎武曾寫過一篇「廉恥」,他說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要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每人能本著初心,那何來,「鄭百億」、何來「柯P4300萬豪宅」?人生在世,只不過三萬天,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全在一念之間。
人云:「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田也空,地也空,換過少主人翁,名也空,利也空,轉眼荒郊十一封」。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五首的第四首中曾提到「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金剛經也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虛無」,愛情看破,不過是聚散,人生看破,不過是無常,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當我們參悟了,看透了,也就雲淡風輕,了無牽掛,世事本無事,何必惹塵埃,且讓我們瀟洒走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