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榮利〈夜歸〉評賞與感言
〈夜歸〉
惶然快步行
膽顫驚心怕黑影
五更天未明
作者感言/洪榮利
說到夜歸,總讓我想起少時往事。猶記得就讀國中時,家境清寒,父親和母親二人總要起早上山耕鋤種菜,貪黑下海捕魚取蚵,以維八口之家的生計。我們除了上學,空閒時總要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事,例如牽放牛,耙草,挖地瓜,澆菜,汲家用水,餵養捕魚的餌蝦……等等,為雙親分擔部份勞務。
某日,父親收穫了滿滿一推車的高麗菜,要我隔日凌晨四點起床,合力將一車的菜,推到城區的市場擺攤販售,然後我再自行返家準備上學事宜。次日凌晨,和父親二人歷經艱辛,推至城裡準備就緒後,我便獨自踏上返家的路。
在無月無燈的路上,一片漆黑,十來歲的自己,真的是越走心越慌,心懷恐懼下讓我只得「惶然快步行」,匆忙邁步前進。眼看周遭樹影幢幢,耳邊風聲颯颯,益加讓人心慌意亂,因之「膽顫驚心怕黑影」之情油然而生,而此時,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五更天未明」時刻。
直到回到了家,慌亂不安的心才慢慢平靜下來,但人已是汗流浹背,眼角的淚水與汗水已然不分矣。如今想來,依然不勝唏噓!
評賞/顏曉曉
〈夜歸〉以簡潔的俳句形式,勾勒出一段充滿情感的童年回憶,反映了對於黑暗和孤獨的恐懼,也使人思索生活的艱辛與成長的痕跡。透過三句俳句,作者表達了在迷霧般的夜道上,面對陰影和恐懼的心境,讓讀者隨之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哀傷。
首先,「惶然快步行」此句,傳遞出一種不安的心情。身處於漆黑的夜晚,年輕的自己不禁產生恐懼,迫使自己匆忙前行。這句話如同一把懷舊的鑰匙,打開過去曾經無數次經歷的回憶,表現出面對未知的焦慮。在生命的旅程中,無論年齡多大,那份對黑暗的恐懼依舊鮮明。
接著,「膽顫驚心怕黑影」則從心理層面深化此種恐懼感。黑暗中的每一個影子,都可能成為某種潛在威脅的象徵,年輕的心靈在缺乏安全感的空間中更加敏感。我們不僅是對外界的恐懼,更是對內心的不安無法控制。
最後,「五更天未明」不僅是一個時間的具體描述,更是一個象徵性的意義。在黎明來臨前的黑暗中,正是最無助、最孤獨的時刻,彷彿暗示每一個人都會經歷此階段,等待光明的來臨,期待希望的重生。這份黑暗恰恰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夜歸〉不僅僅是一段普通的生活回憶,而是在文字中化為形象的恐懼與勇氣,使我們明白,夜的漆黑是彼時彼刻無法避免的經歷,正如人生的低谷,總是為了迎接日出的光明而存在。這些回憶雖然令人唏噓,卻也為人生增添不可或缺的厚度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