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被愛的記憶
如果說,父愛是一把傘,為子女遮風擋雨,那麼母愛就是一道道美味佳餚,照顧填飽我們的胃口,享受一場美食盛宴。無論工作生活有多緊湊,總有一頓讓味蕾陶醉的時刻,提供煩惱壓力外的另一種內心滿足。
「就是隨便煮煮啦!簡簡單單,大家將就這樣吃吧!」媽媽總是會如此親切地說著,即使盤中多是時常會出現在餐桌上的日常料理,但繚繞於腦海及舌尖,卻是最熟悉與溫暖的「媽媽味」,這是作為子女的,烙印刻痕在心,最思思念念的味道。
在念國中時,總是黎明即起,隨著魚肚白的天光上學去,夜晚再摸著晦暗的夜色回家。也因此,人人都帶起便當。中午一到,大家同時打開便當盒,各家庭所精心烹調的香味瀰漫在教室裡,空氣中滿盈著幸福氛圍。
那時,每天背書包上學校,最盼望的就是午休時刻的「以物易物」,也是求學三年最美好的回憶。課堂上,為了分數爭得面紅耳赤,但只要便當盒一掀開,當下美味撲鼻,噴出氤氳熱氣,飢腸轆轆猛嚥口水,立刻將恩怨拋諸腦後,立即撐起手上那雙筷,瞄準目標物,睜大雙眼等著交換便當菜色,當下,真是人心激動的片刻。
如今,雖不曾在廚房展手藝過,但也都親手為孩子裝理便當,很喜歡看到孩子打開便當菜時的驚喜表情,充斥味蕾上的驚喜,一句簡單的「看起來好好吃喔!」都能讓我開心個大半天。
廚房是建立親子關係最好的媒介!此刻,盛載著親子情、家庭樂,娓娓道出求學時濃濃的便當故事,將上學便當時光,與孩子交換分享著,傳遞著美味菜色的記憶,便是孩子終身的依戀。貼心的小兒子開心說:「這便當內添加一家人的愛和親情調味,吃起來怎樣都美味。」人是鐵、飯是鋼,什麼都不重要,天塌下來自然有高個子頂著,先把腸胃侍候好才是,這不也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嗎?
以往母親節總是吃大餐的機會,但今年不妨好好在家陪媽媽吃頓飯,對母愛的感念,共同完成愛的餐桌,一起重溫家庭的味覺及情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