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年韻

發布日期:
作者: 蔡佳珈。
點閱率:436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在華人傳統文化中,除夕與春節的意義深遠,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溫暖與團圓。記憶中的除夕夜,親朋好友絡繹不絕,匯聚在金門的家中,共度這一年一度的盛會。一桌年夜飯,雖是海洋餐廳的預製年菜,卻承載著無盡的情感與期待。香氣四溢,佳餚美酒琳琅滿目,讓人垂涎欲滴,長輩們的笑聲與孩童們的嬉鬧聲交織成和樂的交響曲。飯後,長輩們取出紅包,滿面笑容地分發給晚輩,紅包上的吉祥話語,為新的一年寫下美好的序曲。孩子們恭祝「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在陣陣歡笑中攫取手中的財運。紅包金額或多或少,但那鮮紅的封皮下,蘊藏的是一份濃濃的親情。在香港,紅包文化又多一層趣味:只有已婚之人發紅包,未婚者無論年齡皆能接受,甚至六十歲未婚的長者亦可笑納,連同事、鄰居都可能依親疏收到紅包,紅包金額不多,僅二十港幣,卻充滿獨特的風俗韻味。相比之下,台灣的紅包文化則更為包容,凡踏入社會開始賺錢者便能成為發紅包的一員,將祝福傳遞給年輕一輩。這些習俗,縱使各地風情有異,卻都在團圓與祝福中,綻放出人情的溫度與文化的深意。
守歲,乃除夕夜最具意義的傳統之一,其背後蘊含的情感與文化內涵耐人尋味。這項習俗源於南北朝,古人以通宵不眠來迎接新年的黎明,寄託著對未來的無限期許,盼望歲歲平安、萬事如意。對年長者而言,守歲是與光陰對話的時刻,他們在燈火輝映中回首過往,珍惜歲月如梭;對年輕人來說,守歲更寄予對父母長壽的祝福,正因如此,除夕亦有「長壽夜」之稱。守歲時,全家團聚一堂,圍坐在爐邊談天說地,茶香繚繞,笑聲不斷,那一刻世間煩憂都被拋諸腦後,剩下的唯有親情的溫暖與歲月的靜好。這通宵達旦的習俗,不僅是對傳統的傳承,更是對新年的祝願,透過這漫長的夜晚,人們將心中所有的不安化為滿滿的希望,迎接嶄新的開始。
相傳壓歲錢與守歲的習俗源自一段古老的神話。據說,每逢大年三十夜,一種名為「祟」的妖怪潛行而至,專門驚嚇孩童,導致他們病痛纏身。為護佑子女,長輩們會在除夕夜圍坐一堂,燈火通明,通宵不眠,謂之「守祟」。後來,人們發現將錢幣用紅紙包裹,置於孩子枕邊,可驅散妖氣、庇護平安,因而得名「壓歲錢」。這小小的紅包,不僅寓意祈福消災,更象徵著厚重的親情與呵護。守歲之夜,爐火明亮,笑語盈室,正是一家人團圓的美好時刻。隨著時針指向午夜,鐘聲響起,年獸的陰影便被辟除,人們在歡聲笑語中迎接新年的到來。守歲的時間越長,越顯示對長輩的孝心與祝願,象徵著延年益壽、福壽綿長。這傳統習俗,雖滄海桑田,卻仍承載著人們對家人平安與歲月靜好的深深期許。
隨著年歲漸長,除夕夜的氛圍漸染幾分不同,過去的孩童嬉鬧已然化為桌上的激烈角逐。那一晚,麻將桌旁人聲鼎沸,洗牌聲此起彼落,如同雷鳴般將年夜的氣氛推向高峰。桌上眾人眉目飛舞,或藏或露,心中暗自盤算著牌局的千絲萬縷。我素來喜歡旁觀,細細揣摩每人眉間的暗潮洶湧,看著他們的出牌,竟能將其手中的牌勢逐一拆解,恍若破譯密碼般精準。奈何我口快心直,當眾將這「天機」道破,惹得滿桌人異口同聲喝道:「閉嘴!」然而,所謂天道酬勤,似乎並不適用於牌局--即便洞悉一切,我仍屢屢失手,敗得不堪。吃一塹,長一智,後來我學會隱忍,不再多言,將那份觀察的樂趣化作心中的祕密。靜默中,我的牌局竟出奇順利,頻頻自摸,旗開得勝,成為全場的焦點。大家驚呼不止,目光交織著羨慕與不解。這麻將桌上的短短時光,或許只是年節的插曲,卻也承載除夕夜的歡笑與熱鬧,是一場聲色交織的狂歡,讓人回味無窮。
長大後,除夕夜的歡樂不僅限於室內,家人們總會滿懷期待地走出溫暖的屋子,在星光下點燃一支支煙火,將歡笑延續至夜空。仙女棒,無疑是眾人心中最受青睞的煙花,當我們將其點燃,微光如星火閃爍,手中揮舞出各式奇形怪狀的圖案。一場別開生面的猜圖遊戲由此展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笑聲不絕於耳。這畫光遊戲,全憑視覺暫留的奇妙原理,為短暫的夜色平添幾分魔幻氣息。隨後,蝴蝶煙火登場,只見火花四處飛舞,彷彿化身為翩翩飛舞的彩蝶,於夜幕中留下一道道絢麗的軌跡,令人目不暇給。然而,這份美麗之中暗藏危機--煙火的飛行方向和高度全然無法掌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驚險場面。即便如此,家人們的笑聲與驚呼卻不曾稍減,這片絢爛的火光,不僅點燃除夕的熱鬧,也在我們心中留下一抹永不熄滅的燦爛記憶。
小花筒煙火點燃後,瞬間在地面噴灑出一片星河,火花四濺,星點爍爍,宛如天上墜落的繁星,美不勝收。接著輪到手持的「七龍珠」煙火登場,我握著它,心中緊張又興奮,握住一條微型的火焰龍。雖然害怕得手心微微出汗,但仍抱著「不能浪費」的堅持,勇敢地緊握著它。隨著數聲清脆的爆響,夜空瞬間被點亮,火花像流星般劃過天際,那一刻,所有的膽怯與猶豫都被這片光芒治癒,滿心覺得值得。而陀螺煙火更是引人注目,它在地面上旋轉飛舞,火光如漩渦般四散開來,剎那間的燦爛卻又短暫如夢,讓人感嘆它如金錢般飛速消逝,令人心生一絲惆悵。至於小朋友們最愛的丟擲煙火,則是一場熱鬧的惡作劇。那一粒粒小煙火落地便閃一下、啪一聲,聲響清脆,嚇得人一驚一乍,卻又帶著無窮的童趣。煙火的種類千姿百態,點綴除夕夜的天幕,也烙印在我們心中,成為記憶中最亮眼的那抹光芒。
如今,我們已不再滿足於庭院中的小煙火,而是驅車前往小金門,欣賞一年一度的兩岸煙火盛會。那煙火的規模之大、場面之壯觀,幾乎令人無法用言語形容。當星空被五彩斑斕的光芒點燃,整片夜幕宛如化為一幅華美的畫卷,動人心魄,令人屏息凝神。四周的人們紛紛舉起手機,將每一刻的燦爛永遠留存。即使前往的路途伴隨著車陣的擁擠與長時間的等待,但每當看到天空綻放出的煙火,那一切的疲憊都化為了值得。然而,當熱鬧散去,我們也忍不住回想起過往的年節時光。曾幾何時,除夕夜裡親戚們從四面八方齊聚金門,家族的歡聲笑語溢滿整個廳堂,年夜飯的溫馨至今記憶猶新。然而,隨著長輩的逐漸離去,這些曾是凝聚家族的核心人物也一同帶走親情的黏著劑。如今,親戚們的互動越發稀疏,團聚的理由也似乎失去過去的分量。煙火雖美,但那份無法挽回的情感卻讓人不禁感慨,過去的團聚如同煙火般短暫卻無比珍貴,教人懷念不已。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一家人總是忙著拜拜,向祖先祈求新年的平安與順遂。金門縣長這一天也會親自發放象徵吉祥的福袋,吸引民眾大排長龍,人人都滿懷期待地想看看福袋裡是否藏著好運與驚喜。然而,我們家向來未曾參與這場熱潮,因為拜拜的傳統已讓早晨的時光悄然溜走。待到午後,走春的旅程便熱熱鬧鬧地展開。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農試所,穿梭於人潮之中,為的就是那份三十元的禮券。當手中拿著禮券,聞到空氣中飄散的醬燒雞排香味時,所有的疲憊都被胃裡的期待所沖淡。儘管排隊的人群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但終於買到心心念念的佳餚美饌時,那一口香酥滿足便瞬間值回所有等待。
初二,我們的目標轉向畜試所。那裡總是熱鬧非凡,尤其是鮮乳霜淇淋更是大排長龍的明星商品,取自金門當地新鮮牛奶,甜而不膩,入口即化,成為每年必不可少的初二打卡美食。我們參觀園內的動物,梅花鹿、兔子、山羊、孔雀、鴕鳥……種類繁多。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梅花鹿,它們溫馴的神情與優雅的身姿讓人忍不住靠近。我們頑皮地在手機上搜尋梅花鹿的發情叫聲,播放出來後,只見一大群梅花鹿頓時停下腳步,齊刷刷地向我們投來好奇的目光,彷彿我們瞬間成牠們的焦點,甚至牠們的「獵物」。就在我們還陶醉於這場「鹿語交流」的滑稽場景時,媽媽大聲吆喝著催促我們回家。「嘿!別鬧了,快走吧!」她的聲音像是一道驚雷,將我們拉回現實。我們只得結束這場鬧劇,踏上回家的路,但這段奇妙又有趣的經歷,卻成我們新年裡最令人回味的片段。年復一年,這些簡單又熱鬧的習俗總在提醒我們,歡笑與陪伴才是新年最珍貴的禮物。(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