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振與金大崛起
經六年的籌備,二○○三年八月一日,金門分部奉准獨立設校,並升格為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再歷七年的快速成長,二○一○年八月一日,奉准改名,轉型為國立金門大學,設有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理工、管理、健康護理等五個學院。直到他從金門大學校長卸任,十七年間逐一完成學生宿舍、學人宿舍、圖資大樓、理工大樓、多功能活動中心等建設。除此李金振也積極向金門旅外僑領募款,如馬來西亞楊忠禮、新加坡的黃祖耀、張允中、印尼的黃進益等,他們也都樂得捐資認養各學院大樓,共襄盛舉同為建構「金門大學」築夢。曾在金門當兵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不落人後,捐贈一百萬美元,供金門大學充實電腦、網路設備。如今若從高處俯瞰,一棟棟巍峨美輪美奐既現代又含有傳統閩式建築元素的金大校舍,簡直不敢相信這裡曾是荒煙蔓草,集亂葬崗、營區、砲陣地於一處的「狗屎埔」,如今已脫胎換骨成了為國造才的狀元地。
師資方面則從最早期的十二名專任教師,成長到目前的將近一百三十位,且其中有九成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大師級的詩人鄭愁予、國際超導權威學者朱經武、傳播界之教父鄭貞銘等均為該校講座教授。金大學生人數也從最初始的一百四十人,一路跳躍式成長,目前逾四千六百人。在當今許多大學院校面臨招生不足額之窘境時,金大報到率卻超過百分百(其中陸生不受總額限制)。錄取級分數且節節攀升,二○一四年還首度從台大搶下一名滿級分榜首生黃建桐,寫下傳奇。
李金振在十三年內完成三級跳的創校任務,在學術界被譽為「轉身跳投得分」,也因此被冠以「魔法校長」的美譽。
承先啟後,魔法校長功成身退
相傳南宋理學大儒朱熹曾兩度到過金門講學,創立了燕南書院,奠定了金門文風鼎盛的基礎。「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是金門人常掛在口中的名言。也因此造就了四十四位進士。李金振遂有繼承朱子教育的使命,他有個妙喻,認為金門本來是資優生,後來忙著為台灣擋子彈變中輟生,解除戰地政務後,才積極「補考」。成立一所自己的大學,對金門人來說意義非凡。
二○一○年八月一日金門大學掛牌,李金振特地前往古區的燕南書院點燃香火以示「薪火相傳」,李金振認為金大是克紹箕裘,因此把金大定位為燕南書院的復校而不是金大的創校,並決議把金門歷代進士追認為金大傑出「校友」。
二○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李金振屆齡卸下校長職務,卸任後李金振一面回歸教職,一面受聘為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特別諮議、總監等職,致力於清大金門專班的創設及東南亞僑教的推廣,繼續以「智庫」角色為教育事業也為金門奉獻。
李金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位女人母親與妻子,先後於二○一○年及次年過世。回首前塵,他特別自責像欠了太太一世情,創辦金門大學成功之日竟是妻子謝世之時,她一生的使命好像就是陪著李金振完成這一件重大任務似的,想到這裡李金振內心有說不盡的傷痛,惟望三生石上再續前緣了。李金振的兒子李宗儒已學成歸國,任教於崑山科技大學,其專長是資訊工程與基礎醫學,擅長大數據科技。二○一六年頃獲教育部全額補助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受訓,不只可告慰亡妻,也算是李校長在忙著創設金大之外,最感安慰的事。
李金振的座右銘:吃苦當吃補、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
參考資料及書目:維基百科、李福井著《金大崛起》、李金振《金大崛起》筆記
(下/稿費贈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