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賽普勒斯
在南賽普勒斯旅遊,聽聞只要有台灣護照,即可入境北賽普勒斯,南賽觀光繁興;北賽相對閉鎖,盈溢神秘,令人興起一探究竟。於是我們來到萊德拉街(Ledra Street)南賽普勒斯檢查哨,快速通關出境,經過緩衝區,再到北賽普勒斯檢查哨,無須檢查行李只看護照也迅速通關入境。
入境地同是萊德拉街,但南賽的希臘風華與北賽的土耳其風情迥異,這也難怪,賽普勒斯在西元前本屬羅國帝國行政區,居民是希臘人,信奉希臘正教,到了西元十六世紀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佔領,才移入土耳其人,帶來了伊斯蘭教,一八七八年則成英國的殖民地,直到一九六零年才脫離英國獨立建國為賽普勒斯共和國,國旗白色旗底象徵和平,銅色代表國家的重要礦產銅礦,地圖代表國家,地圖下兩枝綠色橄欖枝,則代表賽普勒斯共和國的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也象徵兩個民族都嚮往和平。很諷刺的是建國後希臘人與土耳其人即衝突不斷,一九七四年賽普勒斯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宣布獨立為「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國旗有知也會為之哭泣。
我們漫步萊德拉街,來到一個圓型廣場,廣場上豎立一根「威尼斯柱」,因歷史上此地也曾被威尼斯統治過,廣場旁有英國殖民時期紅色屋頂、黃色磚牆的法院,轉角飄揚著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與土耳其國旗,兩國關係密切不言可喻,現在全世界也唯有土耳其承認其政權。接著經過Selimiye清真寺,這清真寺原是十三世紀建築的哥德式天主教堂,後來鄂圖曼土耳其入侵後,才增建兩座高聳尖塔改為清真寺。
啊!好壯麗、宏偉!Selimiye清真寺對面赫然座落一古代大驛站,這座封藏時代記憶的驛站,歲月沈澱了它的美麗,乃是鄂圖曼土耳其一五七二年提供給往來商旅休憩、住宿的驛站,入口即見廣闊的露天庭院,庭院被兩層樓建築所環繞,正中有一座小清真寺,也不知撫慰了多少駱駝商隊漂泊的心。當年駱駝商隊從中國運來絲綢、金、銀、鐵器及諸多奢華物品,運往中國的則是皮貨、香料、藥材、珠寶……等,在此熱絡交易、休憩,懷舊氛圍迴盪牆壁斑駁的滄桑。
現在大驛站文創藝品店雲集,土耳其風采藝品琳瑯滿目,尤其避邪的「土耳其藍眼睛」藝品,幽麗繽紛、目不暇給,「土耳其藍眼睛」相當於台灣的保身安符,藍色代表伊斯蘭教惟一真主阿拉的海洋,眼睛代表阿拉的眼睛,自古即為土耳其人的護身飾物。最可愛、迷人的是將這些琉璃珠珠串成手環、項鍊……等飾品,也串起旅人旖旎、浪漫的情懷。
走出大驛站,經過鄂圖曼帝國時期建造的著名土耳其浴室,已有四百年以上歷史,撫今追昔,歷史的刻痕永不磨滅,仍可想像當年的豪華氣派。逝去的總是最華美,人總愛惋惜過去,卻又不停摧毀那餘下僅有的將來,殊不知人、事、物皆然,逝去如雲煙,杳無蹤跡,教人不能不為之感慨萬千。
萊德拉街美食餐廳林立,中午我們在當地導遊推薦下,進入一家老牌餐廳用餐,導遊說這家餐廳標榜融合土耳其與希臘美食,餐廳不僅有名,它是歷史。果然名不虛傳,牛肉丸子、羊肉串燒、炸肉條,味道豐美、芳香四溢,土耳其軟糖、乳酪甜點,糯甜清爽、甜而不膩,都好吃到連胃也在拍手。
飲食早已紓解糾纏縈繞的恩怨情仇而美妙融合,種族為何不能?世上不同的種族,為何不能像此地的石榴紅艷籽粒熱情擁抱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歡樂、一起同甘共苦。不解的是人總是重複同樣的錯誤--排斥、衝突、仇恨、爭戰……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歷史給我們唯-的教訓,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洵為精準名言。
哇!自己只不過是品嘗一餐異國美味的旅人,竟衍發如許沉重、難解的歷史情結!就拋開這些紛擾、迷惑的歷史共業,縱情美食饗宴吧!西諺有云:「美食和風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迷惘。」誠然,每一口異國美食都是舌尖上的探險,引領我領略不同的風情與文化,感謝北賽普勒斯美味,讓我得以達成初步探秘北賽的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