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丹夢〈回憶〉評賞與感言

發布日期:
作者: 五七五臺灣俳句菁英會。
點閱率:517

〈回憶〉
情緒漸遺忘
偶爾浮現的過往
美好留心上

作者感言/丹夢
以前,長輩們常念叨著節儉,也漸漸影響我害怕「失去」的性格。隨著年紀增長,讓我覺得珍惜的不是只有物質財富,還有情感羈絆。然而看著越來越老,病痛越來越多的長輩時,我更加戒慎、恐懼!
  「樹欲靜而風不止」雖說是老生常談,然而該來的終究會來,不論經歷多少高興、平穩、恐懼或不安,最後離別還是會到來。即便自認為做了很多防範,但意外總是難以預料:一個失足就成為了千古恨!
  這段時間,獨自一人時,總會浮現祖母的臉龐,被時間留下滿滿刻痕的臉龐,溫暖的話語與真摯的關懷,隨後又會冷不防打個顫抖!「再也見不到了」的喃喃自語起來,模糊的視線更加迷茫意識;然而時間這不止的風還是會把流不完的淚吹乾,即使不再流淚,心也早已乾癟,坑坑窪窪,似乎沒法再填補,就像再也見不到一樣……。
  或許我太貪婪自私,沒辦法好好道別。但我也相信這些溫暖與關懷仍悄悄留在我的心中,不斷提醒我,不能忘卻這些曾經的美好,也別忽視仍存在的美好。

  評賞/顏曉曉
  作者的俳句〈回憶〉,透過三句簡練而有力的語句,表達了對過去情感與記憶的深刻思考。第一句「情緒漸遺忘」揭示了隨著時間流逝,過去的情感和細節逐漸模糊,這是每個人生命旅程中無可避免的現實。第二句「偶爾浮現的過往」則反映了記憶的不穩定性,某些瞬間會在心中如潮水般湧現,讓人感受到那股懷舊的暖流。而最後一句「美好留心上」則是對那些珍貴回憶的珍惜,強調即使時間流逝,心底仍然有一道光亮,讓人不願忘卻過往的美好。
  在作者的自述中,對於過去的反思顯得格外深刻。他提到長輩們的教誨讓自己產生了對失去的恐懼,這種情感的羈絆讓他更加珍惜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然而,面對疾病與衰老,珍惜的感覺也變得更加沉重。面對生死,無論是多麼精心的防範,最終還是難以逃避。這樣的感悟與俳句中的情感相互呼應,使得整個作品更具深度。
  作者的詩句與自述相輔相成,傳遞出一種對過往的珍惜與對未來的無奈之感。生死交匯之際,曾經的溫暖與關懷化作心中永恆的縈繞,提醒他不願忘記的美好。即使心中有再多惋惜,作者依然用心珍藏這些回憶,成為他面對生活的勇氣源泉。這份情感的深邃與真摯,讓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義,或許在於那些曾令人動容的片段,不論當下的生活如何艱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