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萬安堂三忠廟奠安相助情
認識的萬安堂
萬安堂位於金門縣金沙鎮沙美老街內,正門的對聯云:「萬安香煙浯島巍巍大帝,安懷老少金砂赫赫真君」,橫批「威靈濟世」,主祀保生大帝。
沙美境主及萬安堂堂主為保生大帝吳夲吳真人,俗稱大道公,祖廟在福建同安白礁慈濟宮。「萬安堂」取自吳夲生前行醫之堂號,是現今全球華人供奉保生大帝,唯一採用其生前行醫之堂號為廟名。古早時代,金門醫療資源缺乏,醫術常與宗教相互結合,保生大帝以臨壇派藥濟世著稱,庇蔭信眾,藥方靈驗,遂成為金門重要的民間信仰。
據《金門縣志》記載,萬安堂創建於元朝(1271-1368),擁有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相傳歷經三次建廟與遷址,第一次建於小浦頭川德宮前方的土地,即萬安堂起源地紀念公園;第二次建在金沙消防分隊119之處,依保生大帝臨壇乩示,因動土後,田墩雞不啼狗不吠,而未興建;第三次遷建現址,為清同治10年(1871)沙美張珪笑籌資所建。
清光緒年間,沙美發生鼠疫,快速蔓延,前所未見。光緒21年(1895),鄉人到同安由馬巷往蘇店的三忠宮,虔請三忠王到沙美壓制瘟疫,其後返回同安,唯留座像。至此,與金門結下深厚的情感,原供奉沙美張氏宗祠內,因神威顯赫,庇護平安,信徒日眾,遂應境眾要求,將三忠王恭請到萬安堂供奉。
萬安堂保生大帝吳真人、三忠廟三忠王均以扶乩臨壇濟世,普渡眾生,是金沙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萬安堂供奉三尊保生大帝又稱孫真人(孫真君)、吳真人(吳真君)、許真人(許真君);陪祀有大道公祖(吳夲父親)、恩主公(唐朝陳淵)、廣澤尊王(九太保五常君元帥)、池連陞王爺、蘇碧雲王爺、李乾洛王爺、林澤深王爺、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黃帝、八卦祖師伏犧氏、神農大帝、魁星爺、文昌帝君、天聾、地啞、文昌八司神、關聖帝君、周倉、關平、朱衣星君、孚佑帝君呂洞賓、柳星君、月下老人、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而三忠廟主祀供奉三尊三忠王,即南宋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陪祀有薛聰仁王爺、林澤深王爺、三頭六臂太子爺、九天玄女、女媧娘娘、摩利支天、斗姆、臨水夫人陳靖姑、碧霞元君等。
萬安堂是道教和佛教一體,2003年列為金門縣歷史建築。2006年,萬安堂管理委員會第三任主任委員張雲盛倡議籌建萬安堂宗教文化園區,歷經主委張雲盛、黃瑞華夫婦積極推展,四方募資,憑藉堅定的意志與毅力,加上諸佛、菩薩、眾神及十方眾生挺身而出,鼎力相助,於2019年順利完成。
文化園區涵蓋了萬安堂、萬安堂起源地紀念公園、內閣三忠廟、三忠公園、涵源宮、財神公園、大士宮、地藏公園、四臂觀音公園、歷代名家心經碑園、沙美東方藥師七佛淨土公園、保生公園及各角頭公園風獅爺等13個區塊,傳統寺廟彩繪精美,各區塊的石雕栩栩如生,意象萬千,成為金門的新地標。
值得一提的是,三忠廟的建築係依三忠王乩示,採天圓地方原理,古樸典雅,有別於傳統宮廟。而園區的石雕融合了宗教、風水及中國歷代石雕藝術演化的精髓,望百歲之後,名揚四海,成為金門珍貴的資產。
話說蕭氏族人
萬安堂起源地紀念公園留有石柱旗竿座遺址,旁邊立了一塊石碑,記載一則傳說故事,明朝砂尾有一名蕭本陣的書生,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但家境清貧,為了晚上在家讀冊,乃向萬安堂大道公祝禱借燈蕊、燈油。
後來,蕭本陣科考揚名,功成名就,感其厚德,整建萬安堂,石柱旗竿座為當時翻修的遺物。另外,小浦頭一帶的黃姓居民,清初由后浦頭遷移過來,部分居民在拜地基主的時候,一定先拜蕭君,以示尊重。
蕭本陣確有其人,據《浯州蕭氏宗譜》記載,明初金門蕭氏族人自福建南安古榮遷居金門砂尾的西角,今金沙舊鎮公所的後方,後裔以「古榮衍派」為堂號。
明朝,古榮八世蕭復陽(1520),號見心,嘉靖舉人、進士,官任戶部員外郎,封訓司徒大夫,金門蕭氏家廟立有「進士」匾額。九世蕭騰奎(1548)育有三子,長子蕭應卿為秀才;次子蕭本陣(1572),諱副芳,官任總兵,家廟立有「總戎」匾額;三子蕭雲九(1575),誥封定遠將軍,家廟立有匾額。蕭雲九長子蕭琛(1602)以武功陞都督,統領樓船水師陸官兵,家廟立有「都督」匾額。
蕭復陽生母許氏之墓,位於金湖鎮陽明湖畔雞籠穴之荒煙漫草叢林裡,祖上有德,2023年蕭氏家廟重建落成奠安之際,祖墳重現。蕭本陣葬於砂尾,滄海桑田,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裡。蕭雲九與妻顏氏合葬在太武山旁小徑西倉牛眠穴,今明朝魯王墓附近,墓前有兩支六角形的石望柱,墓園壯觀。蕭琛之墓在太武山附近,墓前有一塊長條形的天然碑石,稱「美人照鏡」,惟現今美人碑石不見了。
顯而易見,明朝蕭氏族人曾在沙美地區綻放輝煌,後裔有的搬到溪邊,有的搬到東蕭及蕭厝,蕭厝又搬到東珩。據《金砂蕭氏族譜》記載,一支在清康熙癸卯島變徙居漳州。明末清初,東珩蕭氏族人以抽籤方式決定,輸者帶著一本族譜,定居后園,就近守護小徑祖墓,此時有的遷居澎湖。清末民初,東蕭有的移往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東珩有的遷居金門下市、印尼、馬來西亞。
清康熙癸卯遷界令,蕭氏族人流離,而萬安堂建廟起源地,與《金砂蕭氏族譜》及《浯州蕭氏宗譜》等文獻,印證蕭氏族人的遷徙。
擇定奠安日期
金門蕭氏家廟位於金沙鎮東蕭村,1928年重建完工,1931年舉辦奠安慶典。經過了半世紀,廟內多處破損,1968年雖有修葺,時值經濟普遍困苦,並未奠安。
奠安是金門鄉里間廟宇或家廟為歡慶落成,依傳統道教所舉行的慶成醮。奠安活動包括設醮宣經、點樑追龍、點主祭典、供品酬神、晉獻匾額與宗譜及戲劇公演等科儀,祈求鄉里安定,子孫萬代福壽連綿。慶典期間宗族長老及後代子孫須虔誠向神明敬拜,同時邀請姻親、宗親、鄉親及貴賓共襄盛舉,因此規模盛大,所需人力、物力及財力等資源極為龐大。
春去秋來,轉眼五十餘載,廟貌傾頹破損,2020年蕭永厚倡議重建,遂籌資海內外,舉族同心,全力以赴,並計畫於2023年竣工後辦理奠安。奠安攸關宗族的風生水起好運來,特別是奠安日期的挑選。擇日後,始可展開鉅細靡遺的規劃,先期作業繁雜瑣碎,宜未雨綢繆。
2023年元宵節,金門蕭氏宗親會理事長蕭偉權一行帶著1931年家廟奠安慶典,埋在大殿內正中央地下的磚契,到金城鎮城隍廟旁的擇日館,詢問家廟奠安日期。
擇日師逾古稀之年,鼻梁上架著厚厚的老花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審視磚契契文,並展開留有歲月痕跡泛黃的擇日通書,依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八卦,然後親切道:
「農曆十月有一個日子適合奠安,接下來就是年底。」
語畢後,理事長依禮俗包紅包給擇日師,擇日師婉然拒絕道:
「蕭先生,你別急著,包紅包給我,你應先考慮要給我看日子?還是請王爺看日子?」
理事長感到茫然,心想:「不收紅包,這是什麼狀況?又王爺是何許人也!」另一個迷惑是磚契,契文記載「太極之初,混元之祖,盤古開天造地,創立乾坤之儀。切有陰有陽,切陰有陰司,陽有陽府,陰陽二路,物各有主。今據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浯洲嶼十七都汶沙保東蕭鄉居住,奉道設醮,慶土奠安植福……」從字面上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次日,理事長於黎明時分醒來,和叔叔蕭永奇倆人前往萬安堂,拜謁萬安堂主委張雲盛,望其釋疑解惑。主委張雲盛為三忠王張府王爺的乩身,他儒雅從容地說:
「現在可以擲筊問事。」
理事長想了想,然後說:「擲筊之事,宜請長老處理。」因為金門蕭氏族人相當重視倫理,講究輩份,廟堂之上,無論職場或官場之職位高低,一切長幼有序,各盡其責,各守其分,以維持宗族和諧。
2023年3月,蕭氏族人數度前往萬安堂、三忠廟,懇求保生大帝、三忠王主壇奠安,卜得聖杯獲允。接下來,扶乩問事,進行扶乩儀式時,乩童與兩位桌頭同坐在桌子之一端,兩位桌頭一個看字,一個抄字。他們握著Y字型的乩筆,乩童口中不斷地吟誦咒語,然後慢慢地闔上雙眼,乩筆不由自主地舞動,最後整個人騰地跳起來,三忠王附身神明降臨了。
三忠王藉由驅動他們手中的木筆,道出「有關宗祠奠安,可用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2024年1月6日)開始奠安儀式……」也剛好星期六。屆時萬安堂保生大帝、蘇府王爺、太子元帥,三忠廟三忠王、薛府王爺、九天玄女,將參與蕭氏家廟奠安盛事。
蕭氏家廟立向坐壬向丙兼亥巳,2023癸卯年,坐壬為大利,向丙為大利,兼亥為大利,巳為大利,際逢四方位皆屬大利,是奠安難得一見的大利年。錯過了,要等2027丁未年。
東蕭村湧源寺
三忠廟三忠王乩示契文特別提醒,東蕭村湧源寺境主邱府王爺在外面出巡有十餘年了。奠安前,湧源寺宜先作醮,讓境主邱府王爺回到廟裡坐鎮,共同主壇協助蕭氏家廟奠安慶典。
二年前,有一位通靈曾懇切地提醒,湧源寺境主邱府王爺出巡去,不在廟裡。但是尋常人肉眼看不到神明,王爺在不在裡面,又如何知道?此話姑且聽之。這次,三忠王也說同樣的話,匪夷所思,必須嚴肅正視,大千世界,有陰有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