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科幻沙龍】增星?

發布日期:
作者: 謎樣星宿。
點閱率:488
字型大小:

「宇宙是危險的,你並不會因為躲在黑暗中,就能逃過一劫。超新星是一位公平的死神。」
一位科學家詩人曾經如此寫著。科學發展至今,人類已躲過核戰與瘟疫的威脅,然而這只是站在滄海一粟上面的短暫喘息而已。在宇宙微塵般的地球之外,更多的恐懼來自四面八方的無盡黑暗。
宇宙級的毀滅,其實在地球上已經發生過了好幾次,生物大滅絕與地層的證據都擺在眼前。優勢物種──人類已在數百年前,建立了宇宙防禦機制「小行星撞擊防衛系統」;不過科學家逐漸意識到另一種更大的威脅,那就是超新星爆發──天空中突然新增了一顆星,亮到即使白天也看得見,那將是與太陽壽命終止同等級的末日。
因此在數十年前,科學家開始運用量子糾纏技術,完成了量子糾纏超新星偵測器(QEST,Quantum Entanglement Supernova Tracker,簡稱魁星),克服傳統電磁波或微中子探測的時間延遲,得以即時偵測太陽附近的超新星爆發。否則,當望遠鏡看到超新星的光線時,高能傷害也已經同時抵達了。
魁星系統的核心原理為一組預先糾纏的量子粒子對,其中一顆放置在地球上的接收站,另一顆則以超高速發射到距離太陽0.3光年遠的位置進行深太空觀測。每個象限各放置十組,經過二十年再以不同角度發射十組,以確保地球被一圈又一圈的魁星偵測器包圍著。這些糾纏粒子經過高度穩定的量子態維持技術,確保它們不會受到外太空環境干擾。
當太陽附近若有任何超新星爆發,都會釋放出極端高能的伽馬射線、引力波及微中子流,這些能量會影響周圍的時空結構,讓遠端魁星可以偵測到,並且立即反映在地球上的糾纏粒子,使得人們不需要等待光子傳輸時間,即可偵測到爆發。當地球接收站發現異常變化時,還需進一步比對是否與模擬的超新星爆發模型吻合、同時段是否有不同方向的魁星可進行多點驗證、彼此之間是否匹配等。
這些數據通過AI驅動的分析系統處理,幾乎可以立即確認太陽附近的各種型態爆發,比傳統天文觀測更有效率。因此,魁星可以提前警告高能輻射,保護地球表面、近地太空站與太陽系殖民地。
它就像大地震預警系統一樣,大家都希望只是「備而不用」,然而,讓地球接收站震撼的時刻還是到來了。魁星最新探得一顆超高速自行恆星突然出現於離地球最近的紫煤袋星雲後方,穿破濃厚塵埃後,朝向太陽而來,且即將進入生命最終章。最令人擔憂的是,魁星已察覺異常,地球端的量子糾纏接收陣列發出劇烈波動,表現出明顯的「非局域態崩塌現象」。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透過量子糾纏機制捕捉到的超新星爆發警報,應變中心收到警報後,隨即將信號發給各國太空機構。最初許多科學家抱持懷疑態度,並開始緊急分析,這次爆發產生的輻射線有多強?太陽系是否必定受到高能輻射威脅?對於電力網、電離層與人造衛星將產生多大影響?而爆發源的光學訊號還需要三個多月才能到達,各國政府將面臨何時公佈訊息以及如何應對的難題,因為全球社會必然因此動盪不安。
在輻射風暴抵達地球前,人類就必須提前做出反應,包括分配緊急物資的計劃、防輻射衣物的分發、民眾的心理建設與調適、所有太空人撤退到遮蔽艙、通信衛星調為低軌道運行或關機、電信設備及電力網機動降載以避免磁暴引發大規模停電。這樣全面且廣泛的應變資訊不可能將消息封鎖。不過各國政府從未建立宇宙級災難的全球應對機制,當「超新星爆發──地球末日?」這樣的新聞標題出現在全球各大媒體時,恐慌馬上開始擴散。
大家突然意識到自己如此脆弱,提前窺見命運的軌跡急轉彎,卻無力改變。全球股市隨即劇烈震盪,每日跌停,黃金價格不斷暴漲。世界各地開始不理性地搶購食物、燃料及藥品。即使科學家已經提出應對這場滅絕級衝擊的解決方案:以核武時代將近半數儲量的舊核彈在超新星方向的太空中密集引爆,形成輻射阻絕層抵消部份能量。然而,各種囤積已然開始。
在這場關乎全人類安全的緊急狀況中,科學界與跨國應變行動已經密切地同時展開,但是,一場來自古書記載的謬誤論戰卻在網絡與媒體上迅速發酵,帶來一種另類的思潮。
一位名為衛子沖的考古學家,在網路上擁有數百萬粉絲,擅長引用古書與宗教典籍解讀宇宙現象,經常反對主流科學。他發表聲明強調魁星的警報是「人類自以為無所不知的科技驕傲,卻忽略了祖先的智慧」,並引用了一本中世紀占星學家著作《七曜星神天象錄》的記載:
「增星之變幻,終將歸於無,其光不驚地,其風不擾塵。」
衛子沖斷言,這句話清楚地說明,新增的星星不會影響地球,所有關於輻射風暴與宇宙射線的預警都是「科學騙局」,目的是讓政府控制社會、操控市場,以迅速從中謀利。他在社群媒體上發起抵制超新星騙局,短短數小時內便獲得上億次轉發,許多人開始質疑官方那些麻煩的應變措施。
雖然有人想從科學史角度來確認這項記載的可信度,卻找不到重量級學者可以檢驗,因為科技發展偏愛速食、不重視歷史,大部份優秀人才都擠向半導體、人工智慧或虛擬立體領域。大學部已經沒有歷史系,縮減到只剩研究所,出現明顯的學術斷層,而冷門的科學史更是如此。衛子沖的職業雖然是考古,但對於天文史研究卻只有業餘程度,這可以從他的論文裡連最基本的星座名稱都會寫錯就可看出。
有一位語文學者努力找出《七曜星神天象錄》所寫的「增星」原意,發現它並不是指新出現的星星,而是指原本已有但未曾被舊星圖記載、直到十七世紀才被新增到星圖上的恆星。天空中若真的冒出一顆從未見過的星星,古人則以「客星」來稱呼,它有可能是彗星、新星或超新星等。但是此時幾乎沒有人在乎這個反駁,他的聲量與影響力太小了,網紅的一滴口水就足以使他滅頂。
在滅頂前,他努力地在各種網路管道發言,直指衛子沖並未專精於天文史,其說法只是望文生義,並詢問他是否參考過研究書籍?對「增星」的解釋是否有任何權威出處?這些卻換來眾多粉絲的質疑。衛子沖本人也親自出面回應,剛開始語氣十分自信與鎮定:
「研究者當然會廣泛參考各種資料,即使不是傳統權威著作,但其中仍有獨到見解,不應一概否定。」衛子沖的說明看似他能夠廣納百川,但是並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語文學者反問衛子沖,難道可以完全忽略歷代研究者公認的解釋?且其引用的那本占星著作僅為轉錄與集成,四處抄寫古籍,常有誤引情況。若論據根基不穩,結論恐怕也站不住腳,而且會貽誤未來的學者。(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