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跌進藍色漩渦──暈船初體驗

發布日期:
作者: 賴瑞玲。
點閱率:331

最喜歡什麼顏色呢?會毫不猶豫回答blue。為什麼海水看起來總是藍色的呢?其實來自於諾貝爾獎得主拉曼爵士的發現,海水對不同波長的太陽光,有不同的散射和吸收能力。波長長的紅光,最容易被海水吸收,波長短的藍光則一下子就被海水散射,這就是海水看起來總是藍色的原因。
人生首次郵輪旅遊,航程第五天從長崎的佐世保回航台灣,清晨就被彷彿地震般搖晃的感覺吵醒。醒來後和友人一起到船艙陽台觀浪,第一次如此靠近如此這般洶湧的風浪。我彷彿被星巴克的Logo-希臘神話賽蓮Siren-迷人的女海妖所魅惑,目不轉睛緊盯著海浪端詳。初次與日本浮世繪畫家葛氏北齋的木刻版畫《神奈川沖浪裏》相見亦是如此,畫面中捲起的滔天巨浪,彷彿要將富士山吞噬,即開始對其魂牽夢縈;他也是首位將所謂的普魯士藍顏料應用在浮世繪風景畫上的畫師喔!每每去金門,必定會去海邊觀潮聽浪,今年春節無意間騎車到尚義海堤,眺望著混濁的海浪來來回回衝擊拍打著海岸,不知為何竟也踟躕久久不忍離去。
當天清晨和友人要去吃早餐,太早抵達因此轉到大廳,興奮地隔著玻璃近拍千層浪;到餐廳侍者領我們船尾的靠窗位置。待餐點送達後,發覺情況不妙,於是反噬的作用產生了,胃部開始昇騰、翻攪呼之欲出。肚子竟有蝴蝶飛舞翻攪,暈眩感之外食慾不振,勉強還是吃了一點點東西,首次在此次旅程盤中有剩下的食物,真是罪過!食不下嚥外,暈得無法忍受,飯後徑自在床上躺下休息。
接近午餐時間友人前來關心,並要我服用暈船藥,吃後不久竟然一陣噁心,直衝洗手間,逕自將早餐還給這艘船了,真是抱歉啊!整理一番後,來到餐廳,大排長龍,服務人員表示無法直接進入找人,還好身旁也是排隊的人員說可以和他們10位一起進去。避免浪費午餐簡單點了兩道菜,服用暈船藥後,緩緩睡去。傍晚醒來後身體逐漸恢復正常,晚餐後甚至還去見識了熱情又有趣的「白色之夜」。
最後一天清晨四點左右即起床毫無睡意,因為前一天下午已經睡夠了。眾人皆睡我獨醒,在郵輪的6樓豪華大廳,遇見來自印度早起工作已經繞過大半世界的服務人員,彼此分享暈船經驗。人真的不能鐵齒,第一天與友人閒談間我聲稱從不會暈車、暈機。只有學生時代去澎湖搭船快樂公主號因為遇到颱風,風浪較大有些暈的感覺,其他都不曾如此,絲毫無法體會暈的感覺。如今竟然應驗啦!
將近5點,服務人員陸續出來工作,聽他說看得見的或隱身於幕後的工作人員超過一千五百人。談到暈船,服務人員說這是「normal」的狀態,還有遇過更惡劣的天候。後來,他趁著空檔又走過來,我則趁機詢問他每日工作時間,他說超過十小時,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工作。一般人是為了錢工作,他則十分「enjoy」其工作。他說有兩個弟弟在家鄉照顧父母,他很愛他的母親,享受工作和環遊世界的樂趣。他解釋郵輪有歐洲主管、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的服務人員。我說有些聽口音來自中國,好像沒什麼台灣人;他則說台灣人大約有50人左右,散佈在各部門。
曾在長榮海事博物館看過一段話:「水的清澈,不是因為不含雜質,而是在於能夠沉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心行處滅。如果你見過大海,就不會在意池塘裡的是非……」度過一星期沒有網路的生活,只把手機當相機使用記錄諸多美好片刻,絲毫不曾感到焦慮。郵輪之旅很適合攜家帶眷,因為相當禮遇不便的銀髮族及孩童。
聽著郵輪大廳令人放鬆且悠揚的爵士音樂,雖有些許不捨,終究要回歸現實生活。很棒的旅程,歷經了各式天候,經歷過春夏秋冬和晴陰雨風,但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人生第一次暈船的經驗,竟成了這趟旅程回憶的第一個閃光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