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寫在《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島嶼文學陳長慶:蘸著血淚書寫金門》一書出版之前

發布日期:
作者: 劉國棋。
點閱率:182
字型大小:

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第一年,我有幸拜讀了導師陳慶元教授的〈《陳長慶作品集》書後〉一文,這篇文章為我揭開了金門鄉土文學作家陳長慶先生的神秘面紗,使我對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提到:「希望能從陳長慶先生那裡再收集到更多他的作品,如果能搜集齊全就更好了,也許將來可以做一個關於陳長慶的研究課題。」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後來,我在自家書櫃中發現了幾本塵封已久的陳長慶先生的作品,於是在溫故知新的氛圍中,我對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2018年11月17日和18日,第七屆「2018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立金門大學舉行。會上,黎光長的〈陳長慶先生的短篇小說及其越譯問題〉、阮黃燕的〈在不同的國度尋找知音:金門陳長慶與越南楊向的隔空跨洋對話〉、石曉楓的〈文學與電影中的「特約茶室」--《軍中樂園》的身體展演與空間想像〉這三篇文章,都直接與陳長慶先生的創作相關,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他的關注。恰逢會議主辦方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教授委託我開車接待黃美娥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台文所所長),前往碧山參加上午9點的「金門睿友文學館」揭牌典禮。在典禮上,我有幸親睹了陳長慶先生的文學作品及其原稿,並與他進行了短暫的交談。我臨時起意向他表達了研究他作品的想法,沒想到他熱情回應,並表示將全力配合提供材料支持這項計畫,這讓我欣喜若狂。從那以後,每逢有空閒時間,我都會去長春書店找陳長慶先生聊天,並有計劃地以他寫作的心路歷程為訪談題材。即使書店生意繁忙,他都待我如朋友,耐心解答我的問題。自從「金門睿友文學館」揭牌以來,陳長慶先生每三個月規劃一檔個展或聯展,我都會到場學習,因此結識了許多文學愛好者和作家,從他們那裡我更能深入理解陳長慶先生文學創作的歷程。此外,我還參加了他在台南、金門舉辦的兩場《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新書發表會,親身感受了文學無國界的魅力。這些經歷都為我完成本書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以陳長慶先生的生平與文學創作為主軸,下篇則以他參與的文學活動為視野,二者相互輝映,兼具評論與報導,完整地呈現了他所走過的文學之路。上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紹陳長慶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在文壇上的交遊情況;第二章對他所出版的書目進行了完善的整理,並將其文學創作分為「萌芽期」、「成長期」與「成熟期」三個階段進行呈現;第三章從文學性角度評論他的創作,揭示其作品兼具現實、浪漫、鄉土等風格,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學地景,大量描寫了戰地軍民的生活、女性主義思潮以及閩南母語,充分展現了他作品中極具個人思想傳達的特徵;第四章則從文類角度進行文學比較,探討他老兵書寫的特點與史實的關聯性;第五章以他的長篇小說《凡塵悲歌》和短篇小說集《陳長慶短篇小說集》為例,闡述了他截長補短的創作技巧。上篇充分展現了陳長慶先生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卓越的創作表現。下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金門文藝》的創刊為背景,敘述他開創文學發表園地的心路歷程;第二部分以《陳長慶短篇小說集》翻譯成越南文本為例,以新書發表會為考察對象,引用接受理論來探索他在文學對外推廣方面的成就;第三部分則從他經營「長春書店」、主持「金門睿友文學館」以及參與文學事務活動等角度,報導他以文會友的事蹟。
本書具體總結了陳長慶先生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傑出成就。黃克全、朱介英二人分別以「金門文壇的巴爾扎克」和「在金門閱讀莫泊桑」來喻指陳長慶,認為他是金門寫實主義的頂尖代表人物,堪稱為金門文學的扛鼎作家。為了彰顯他對金門現代文學發展的巨大貢獻,稱他為「金門現代文學領軍人物」可謂實至名歸。本書充分展現了陳長慶先生的創作具有濃郁的區域文學色彩,這對於彌補台灣文學史的不足以及補足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小小缺角具有重要意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