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洋樓與自由女神的午後--金門陳景蘭洋樓親子行

發布日期:
作者: 姚文邦。
點閱率:216
字型大小:

  「爸爸,那是什麼?像城堡一樣耶!」站在洋樓前的大女兒涵涵仰著頭,一手扶著帽子,一手指著那座潔白典雅的洋樓問道。
  「那叫陳景蘭洋樓,是金門最大的洋樓喔。」我笑著彎下腰,替她整理被海風吹亂的髮絲。「以前有位金門人到新加坡當商人,賺了很多錢,回來蓋這棟房子,為的是紀念他的爸爸。」
  妻子則牽著妹妹安安的手走在我們身旁,輕聲說:「你們看看這些窗花,還有那雕刻的欄杆,是不是像童話裡的宮殿?」
  兩姊妹像小精靈般跑上階梯,在樓前的石柱間穿梭,一邊喊著:「我要當公主!」「我是自由女神,哈~」她們的笑聲像風鈴,在金門的午後陽光中叮叮作響。
  我們來到金門的第三天,決定選擇不走軍事據點路線,而是看看這座島嶼另一面的風華。陳景蘭洋樓成了我們這趟旅程的文化轉折點。它不同於風獅爺的民俗氛圍,也有別於坑道與砲台的肅穆,洋樓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夢。夢見那些年僑鄉子弟遠渡重洋,掙了銀兩,不忘故鄉。
  我慢慢走進洋樓,眼前是拱形走廊與歐風花磚,牆上掛著老照片與家族故事。涵涵小聲問:「爸爸,那些照片裡的人,還在嗎?」
  我蹲下來抱著她:「也許都過世了,但這棟房子還在,就像他們說的故事還在。我們今天來看,就是把他們記下來。」
  她點點頭,竟然沒有再追問,只說:「那我以後也要蓋一棟房子,給你和媽媽住,讓人記得我們一家人。」
  那一刻我心頭一震,輕聲回她:「不用蓋房子,妳記得我們就夠了。」
  離開洋樓後,我們沿著洋樓前方的小徑走進金湯公園。陽光從欉欉樹影間灑落,孩子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走到公園中央時,她們齊聲喊:「自由女神!」
  「金門也有自由女神喔?」安安睜大眼問。
  我笑了,「這是1950年代國軍駐守時立的,象徵自由與民主,對當時的人來說,是希望的象徵。」
  「那美國的自由女神是不是比較高?」涵涵好奇地問。
  「當然高多了,但這一尊比較特別,因為她站在金門,陪著這裡的人度過很艱苦的日子。」
  我們坐在自由女神像下的長椅上歇腳,安安從媽媽包裡拿出小餅乾分享,陽光、洋樓、女神與兩個孩子的笑聲,構成一幅金門午後的溫柔畫卷。
  我靜靜看著這一切,心中浮現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過去的金門,是前線、是堅守、是火線上的信仰;而今日的金門,是文化的記憶,是家的延伸。從洋樓的雕花,到公園裡的銅像,每一磚一石都寫著時間與情感。
  「爸爸,你為什麼一直看著那尊女神?」涵涵湊到我身邊問。
  我拍拍她的頭,「因為我在想,你們能在這裡平安地笑、自由地跑,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你看,那棟洋樓代表的是一個人對故鄉的愛,而這女神,是一群人對希望的堅持。」
  「那我以後也要努力,變成讓別人笑的人!」她大聲說。
  我轉頭望向妻子,她正替安安擦嘴角餅乾屑,也正聽見這句話。她對我微笑,那眼神有些驕傲,也有點微微泛紅。
  旅程的最後,我們全家合影在洋樓與自由女神之間。相片裡的我們,笑得開懷,背景是潔白的西式樓房與銅像矗立的花園,像是跨越時空的對話。
  那夜回到民宿,孩子們早早睡去,我一邊整理相機,一邊回想白天涵涵說的:「我要蓋一棟房子,讓人記得我們一家人。」
  我想,也許旅行的意義,從來不在看過幾個景點,而在於,孩子從旅途中學會愛、記憶與責任,而我則更堅定了一件事,我願一生為這個家築夢,如同當年那位僑商,用一棟洋樓寄託他對父親的敬意與故鄉的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