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島生活隨筆
蕞爾小島裡的渺小人物,日出日落,日復一日,看似平淡的生活裡,卻有一些生活的驚喜與感觸,但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遺忘,將生活所見與所感用文字記錄下來,為垂垂老矣的人生留下一點色彩,寫下浯島生活隨筆。
一、新冠肺炎
極端氣候帶來地球災劫,不再有四季分明,而且氣溫升高炎熱;雨水稀少農作物不易成長;糧食短收,人的身體無法承受工作中或運動時的熱,容易引起中暑,甚至熱衰竭、熱痙攣,發生生理器官適應身體代謝失衡產生之變化,最容易引起猝死或病變,生長在現代文明過度發展,人性的貪婪與殘忍,引發戰爭的淒慘,民不聊生之快速更是世紀的浩劫,如何能與各種疾病和平共處或預防,已成為醫生最大考驗。院內感染的控制,第一線醫護同仁,防護醫材發揮最大效用,臨床工作是與時間賽跑,與自我挑戰,克服心理障礙,才能勇敢接受工作上壓力。
每個生命都是那麼可貴且有尊嚴,不管是初生嬰兒或老年人瑞,在醫療環境下大家都是生而平等,只要醫師能搶救的生命,都會發揮無私奉獻,盡最大能力,利用先進醫療器材檢查,或團隊配合各種數據呈現;在臨床病歷上有主治醫師發揮臨床經驗及醫學領域的吸取,發揮救人的神聖職責做出最好診斷與治療,白色巨塔下白袍之聖潔,代表著守護生命的磐石,一夫當關捨我其誰,永無退縮。只有發揮腦力激盪智慧,開出最好醫囑,讓第一線護理師去執行完成,才能真正守護生命,藉著平時努力與病人保持互動,查房了解病人反應或副作用,消除心理障礙,建立良好親切互動的醫病關係。良醫口碑與形象的提升,是靠著經年累月辛苦付出的愛去灌溉培養,才能獲得病患及家人的信任讚賞。萬一不幸有醫療糾紛也能獲得家屬諒解,不會有惡言相向或提告。「良醫興國」,可見有好醫師對國家是多麼的重要。
從新冠肺炎爆發已歷數年,在這幾年間,完全可以感受到「良醫興國」的重要。從一開始面對病毒時的緊張恐懼,到現在的泰然處之,其實是經過多少醫護人員的努力,配合防疫政策才能將疫情控制下來。
想想自己也經歷三次確診,第一次確診如臨大敵,獨居老人沒有人照應,在台的兒女不便回金照護,金門的兒子也忙碌個人事務無法全心陪伴,最後靠著抗病毒藥物及中藥治療,不停睡覺休息挺過來了,身體確實也元氣大傷,所幸金門醫院也設立新冠肺炎的特別門診,在醫生的診治下恢復健康,陸續打了五劑疫苗,病毒就不上門了嗎?那就太天真了,第二次確診像小感冒只有流鼻水咳嗽,症狀還算輕微;到第三次確診,剛好是志工赴台參訪,原訂赴台參訪結束後,兒女接著安排出國旅遊,就在參訪結束當天,也就是出國的前一晚,竟然確診了!全身痠痛、畏寒、頭痛無力,兒子帶去就醫檢查也生氣的念叨:「就說要把手洗乾淨,口罩要戴好,不要去參訪就沒事。」身體極度不適加上頭昏腦脹,真的無力和孩子們出國遊玩,不忍耽誤孩子們排定的行程,萬一出國身體出狀況更是麻煩,於是在病毒的攪局下,第一次的親子出國之旅宣告失敗。一個人在台灣,關在兒子家裡調養身體,雖然政策已不用隔離,卻也不敢亂跑,避免在兒子家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連家都回不了,像個苦行僧修煉般的度過第三次確診。
只能說病毒破壞了多少的相聚,引起了多少的離別,能順利度過每次的病毒襲擊,除了感謝完善的醫療制度與優秀的醫護人員,也要感謝自己這副年邁的身軀,努力對抗病毒、消滅病毒,才能安然度過每一次的確診。
相信在新冠病毒的襲擊下,多數人都有染疫過,也漸漸能學會與新冠病毒共存,只是不可輕忽病毒的恐怖。其實許多人還是會聞「新冠」色變,害怕被感染,只能調整面對病毒時的心態,努力增強抵抗力,慢慢地找到與疫情的平衡點,繼續快樂、自由的生活。
二、搶救生命大作戰
歲末天寒地凍,年輕人追求時髦,不畏世紀寒流冷洌,前往高山峻嶺賞雪堆雪人;可是老年人或病人需忍受刺骨低溫,擔心引發慢性疾病或三高心血管疾病造成生命危險。寒冷天氣,OHCA或猝死意外頻傳。每次寒流來襲,119消防救護人員常疲於奔命,穿梭在鄉間道路上,鳴笛聲劃破星空下的寂靜,為搶救生命勇於接受任務,發揮最大職責與耐心、專業,只為延續病患生命,並迅速到達醫療院所獲得最妥善的檢查與治療。
有醫師守護人們的生命,而動物的生命也是需要被守護的,搶救生命大作戰就發生在某個極端寒流的清晨。那天因輪值社區關懷據點供餐志工需早起,一番天人交戰後離開溫暖的被窩,先帶著愛犬小黑到村裡的宮廟敬拜神明,恰巧遇到村裡的百歲人瑞,問候老人家身體安和否?提醒要穿暖和並繫上圍巾,行動要小心,最好拄枴杖。拜拜完後要前往社區活動中心做志工服務,寒冷的天氣裡,路上幾乎沒有行人。回想以前雞髻頭有碼頭與廈門互通時,大路頂可說萬商雲集,各種零售商店櫛比鱗次熱鬧非凡,如今卻是鐵將軍守門,冷清異常。路上行走時覺得冷風刺骨,真的冷到要凍僵了,突然發現一隻似白鷺鷥的鳥兒快速俯衝下來失速墜地,心裡覺得奇怪:此處沒有池塘沼澤地,沒有魚蝦可覓食怎麼會衝過來?愛犬小黑迅速奔到鳥兒身邊,急忙喝令小黑不要動,發現鳥兒可能是失溫飢餓而墜地,立刻抱起鳥兒尋找禦寒的舊衣服和紙箱,幫鳥兒做好保暖工作後,擔心鳥兒飢餓虛弱,回家準備米飯餵食並簡單清理鳥兒傷口上藥,帶至社區活動中心聯絡相關單位協助。去準備餵食米飯時,發現經過幾十分鐘保暖的鳥兒,已恢復知覺,飛快地走在圍籬灌木內,擔心鳥兒傷口欲帶回紙箱內保暖,卻被攻擊啄我的手,傾盡其力緊咬我的手指不放,費了一番工夫才將手移開。在一旁的社區志工隊長提醒要去打破傷風疫苗,回應:上次被狗咬才打過,比較擔心疼痛紅腫的傷口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只能趕緊先塗藥膏,等安頓完鳥兒再好好處理傷口。深深覺得,要搶救一個小生命真不容易,尤其是搶救無法溝通的小動物啊!
先聯絡防疫所,希望派人救治鳥兒,經協調後聯絡「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接著十點半便有一位小姐,冒著刺骨寒風飄著細雨的天氣下,騎摩托車前來,在東北季風的侵襲下,光想像風在耳邊呼呼的刮;冰冷的細雨打在臉上的痛都覺得難以忍受,但是這位小姐卻為了小動物的安危不畏風雨騎機車前來救治鳥兒,著實令人佩服其愛心與付出。告知對方鳥兒右側翅膀有滲血,可能是俯衝太快著地時擦傷,已先協助做簡單的傷口清理,上青黴素藥膏消炎,比較沒有滲血情形。期盼鳥兒被救治後,牠能早日恢復體力,繼續自由的天地任翱翔。
有「鳥類天堂」之譽的金門,已發現和記錄逾340種鳥類,在總面積約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小島來說,五顏六色的飛羽繽紛多彩,因此鳥類是金門生態系中最耀眼的一環。而這隻比較大型,有著白鷺鷥似的長腳;不時在稻田、池塘飛舞;灰色羽毛、血紅色眼睛的鳥兒是「夜鷺(暗光鳥)」。雖然不算是很特別的鳥兒,但是在大家的愛心協助下,合作守護一條小小的生命,所以常有人說「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深深感覺社會處處有溫情,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無法重來的,只能用心去守護;用愛去維護,任何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關懷重視。
三、牙痛之經歷
牙齒伴著歲月成長,陪伴我們度過人生各階段奮鬥,每天為主人辛苦付出從未抗議,但有一天主人不好好善待,平常不注意刷牙,定期接受牙科檢查治療,終於要反抗。牙周病、蛀牙、琺瑯質磨損、牙齦發炎,牙痛悄悄找上門。
以前常聽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你的命。」沒經歷過,無法感受其痛苦指數已至沸點,尤其發作時間都是趁主人晚上休息好眠時,才感受牙齒疼痛擾亂作息。回想此生牙痛經歷只有一次,就是二十歲在軍事中心接受嚴厲軍事訓練,連吃飯也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時間有限無法細嚼慢嚥,享受食物美味,偏偏在此緊張時刻碰到長智齒,不小心咬到真是痛徹心扉,為了配合訓練只能忍耐。曾聽牙醫師說:「智齒一點功能也沒有,要趁早拔掉,如果蛀牙很棘手不好拔。」
如今已經七老八十了才應驗這句話,而且碰到農曆年前發作,想長假那麼多天如何忍受,尋覓幾間牙科不是關門就是要預約,又找到一間牙科,想不到說太後面不好拔,只能先吃抗生素試試。第二天已是除夕要忙著拜拜,心想牙科都休診了,過年期間飽受疼痛,而且都是晚上睡覺時發作真是難受。只能冰敷稍緩,熬到初六終於掛到另一間牙科,打麻藥輕鬆幾下就拔除,也疑惑當初看診的牙科怎麼說難拔,只能說每位醫生的看法與判斷不盡相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