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閃一閃亮晶晶

發布日期:
作者: 宋玉澄。
點閱率:338
字型大小:

  桃園市龍岡忠貞市場,以販售滇、緬、泰等特色料理而出名。如果把這名聲喻為一頂皇冠,那冠上鑲崁的第一顆明珠,大概就是「清真合閃妹小廚」。
  清真合。清真在阿拉伯語中有為「合法」或「被允許」之意,因此食品前有清真兩字,是指不含豬肉、酒精等符合伊斯蘭教規的食品;合,大概就是重申符合伊斯蘭教規,進而認識並歸信穆斯林之意;而閃妹小廚的老闆也是主廚,當然就閃妹。
  閃妹,本名是閃淑娟,回族,1972年生,祖籍雲南,卻是緬甸華僑,來台二十多年;一年四季,一律穿長袖長袍,披頭巾;經常戴著口罩,僅露出一雙眼瞳,與她交談時,就不得不望著那似潭水的誘人雙眼,引起諸多遐思!
  我常去她的店裡用餐。小小的店裡,果然充滿異國、異域風味,不僅是食物,更是客人:非洲、印度、東南亞、中亞各色肌膚的朋友,經常坐滿了店內;有人戲稱這裡常舉辦類似聯合國的餐會;近日,竟有些小朋友來朝聖,原因是以她為主角的文章,列入國小二年級課本,小學生來店裡,不吃東西,是看看書裡描繪的真實人物,並與之聊天,也算是另一種精神食糧與課外走讀。
  媒體也對「清真合閃妹小廚」有興趣。聯合報、鏡周刊、ETtoday都曾有專訪文章,電視台如非凡等,不時也有外景採訪播出。但我一直好奇的卻是她的姓-閃?在最近一次談話裡,我按下心中的疑問,問她:「有人說過妳的眼睛很美嗎?」「有啊!」她不疾不徐地回說:「年輕時照鏡子,看到自已的眼睛是灰藍色,還很奇怪;現在有年歲了,顏色就沒那麼明顯了。」
  灰藍色的眼睛,腦中立刻跑出一個念頭:在元朝僅次於蒙古族,卻高於漢族、南人的色目人。閃妹,是色目人的後裔嗎?或許要從成吉思汗西征的故事開始。
  西元1221年,蒙古軍佔領布哈拉,回族人賽典赤·贍思丁率族人歸順,隨蒙軍南征北戰;1274年被任雲南省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在雲南6年中,「興滇之心,事滇之子」興利除弊,大膽改革,深得民眾擁戴;西元1279年,死於任上,送葬群眾「號泣震野」。忽必烈聞訊後,「思賽典赤之功,詔雲南省臣盡守賽典赤成規。」同時追贈賽典赤為「上柱國、咸陽王」;「元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墓」,現仍矗立在雲南昆明市松華壩上,接受百姓香火祭拜。
  為什麼要提這一段?賽典赤·瞻思丁(1211-1279),原出生中亞不花剌──現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布哈拉州首府,近綠洲中心地帶。據傳,賽典赤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三十一世孫;賽典赤的阿拉伯文原意為「榮耀的聖裔」;「贍思丁」有「宗教的太陽」意。賽典赤的後裔東遷在中土生根後,為不忘祖輩的光榮起源與豐功偉業,就取賽典赤的第一個音「賽」為姓;據《回教民族說》:「贍思丁之後裔轉為閃和陝。」,猜想賽音略同閃或陝之故。又據《賽典赤家譜》載:「明太祖定鼎金陵,賜為十姓:曰閃……」,也有傳說分為「十三姓」──賽、納、哈、速、忽、馬、撒、沙、丁、閃、穆、楊、郝等姓,主要集中在雲南。
  不論是十姓或十三姓,或另再延伸、轉化為他姓:如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稱原姓閃;又如忽姓,有改為胡或虎姓者;可確定的是閃姓,出自賽典赤·瞻思丁後裔,應該無誤。
  追索閃姓的來歷,常有一種感觸:渺小的個人,在茫茫人海中如是一顆泡沫,但真正追究卻像是一顆歷史上的難得結晶;每個人都歷經無數戰爭、死亡,又交融、重生、播遷與無盡苦難。閃妹,是面鏡子;來台不到三十年,堅持自己的信仰與初心,投入地方商圈發展、擔任志工、導覽。我站在她店裡牆上一面面獎牌下,竟覺得如夜空中的星子,讓土生土長的自已,感到一分羞愧!還有,愛從來不是在嘴上說說,是實際的行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