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作講述浯島辛酸故事的人 ─話說《大箍呆》
2023年,當我寫完長篇小說《秋月西沉》後,腦裡隨即浮現出一個身材魁梧的農家子弟,他就是大箍呆。在彼時被歸類為窮鄉僻壤的農村,以致生活落後,知識水準也相對地低,鄉親多數是沒有讀過書的「青盲牛」。一旦新生兒報戶口,有時必須請辦理戶口登記的村幹事或指導員幫忙命名,它也是日後身分證的正式名字。
但往往,父母也會替孩子命一個小名,以方便叫喊。男性例如:牛犅、牛哥、牛屎、牛尿,羊犅、羊哥,矮豬、烏豬、膨豬、膨獅,狗屎,安茨、芋頭,烏番、烏貓、乞食、和尚、大戇,阿呆……等。
女性也不遑多讓,有:罔飼、罔育、罔抾、罔好,查某仔、新婦仔、新婦仔螺,大目也、細目也、圓目也、圓面也,豬母也、雞母也、羊母仔,番婆、塗婆,阿嬰、紅嬰、戇嬰、嬰仔、圓仔、阿肥……等。
倘若長大,朋友們聚在一起相互戲謔,有時也會幫對方取一個外號,從此之後便以諢名相稱。例如:倥也、戇也、憨也、貓也,憨台也、虎膦也、倥憨也、矮古也、大箍也、大肥也、大頭也……等。
如果是經商的,也會私下以它的行業,再加上原名的最後一字來相稱,諸如:賣金仔忠、賣魚孝仔、賣菜仁仔、賣肉愛仔、殺牛信仔、殺豬義仔、殺雞和仔、賣衫褲平仔,或是直接稱:做衫褲也、賣鞋也、賣金紙也、賣藥也、補喙齒也、刻印也、拍鐵也、賣五金也、賣時鐘也、賣目鏡也、賣麵包也、賣油炸粿也、賣燒餅也、賣水煎包也、賣便當也、拍麵也、賣水果也、賣貢糖也、賣燒酒也、賣粥糜也、開菜館也、補跤踏車也、開包車也、修理車也……等等。
甚至駐守在村裡的北貢兵,也會給那些未出嫁的姑娘們,取一個讚美或揶揄的外號,如:小辣椒、小白菜、小美人、小甜心、小乖乖、小珍珠、小寶貝、小可愛、大洋馬、小洋馬……等。竟然還有一位經營雜貨店的阿嫂被叫「邋遢婆」,有一位村婦被叫「十三點」,甚至每當換防,還會把她們的綽號列入移交。但倘若不被接受,也會狠狠地瞪他們一眼,然後回一句「夭壽兵仔,叫欲死!」才甘心。
總而言之,不管是男性或女性,有小名或綽號者,簡直不勝枚舉,而且取名可謂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加起來整整一籮筐。縱使有些別名不被本人接受,但往往習慣成自然,當事人不得不逆來順受,讓諢名取代原來的名字,任由人家大呼小叫,而且一叫就是一輩子。
文中的大箍呆,他原名叫昆山,因個子長得高大,動作難免有些遲鈍,於是同伴就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大箍呆」。有時還會當著他的面調侃他說:「大箍呆炒韭菜,燒燒一碗來,凊凊阮無愛!」可是他人雖大箍,頭腦則清晰,思考也縝密,認真說來一點也不呆。對於同伴的嘲謔,儘管不是滋味,卻也假裝無所謂,任由他們耍笑。但總會趁著他們不注意時,隨便抓一個來彈耳朵,本地話叫著「擉耳仔」,被擉耳仔的同伴無不痛得哇哇大叫。於是他不禁暗笑,到底誰是大箍呆?雖然俗話說:「十個大箍九個呆,一個無呆狀元才」,或許他就是那個無呆的狀元才。
大箍呆的母親人稱虎嬸仔,她的個性怪異、剛強又獨斷獨行,就如同是一隻會亂咬人的「虎豹母」,村人見到她就彷彿見到鬼,所以在村裡不得人緣,也因此而「三口灶點無一葩火」,譬喻她做人失敗,不讓她引火苗。而且罵起人來非但惡毒,其速度也沒人比她快,大凡女人能咒罵的那些什麼「夭壽死人骨頭」都難不倒她。例如:「夭壽袂好,夭壽無命,夭壽填海,摳頭絕種,膨肚短命,死袂出世,去予鬼掠去,去予王爺掠去牽馬……」等等。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粗話也罵出口……。
大箍呆家有一個養女名叫秀香,村人幾乎都知道,虎嬸仔收養她的目的,毋寧是長大後要跟他「做大人」。但大箍呆卻相當排斥,甚而當母親打她時,還在一旁高喊:「打死她、打死她!」因為如果把她打死,就不會有做大人這件事。然而當事情被好友西安知道後,不斷地加以開導,既然不想跟她做大人,就要他把她當成妹妹來看待,不能任由母親「苦毒」。大箍呆終於接受他的建議,開始處處關懷她、事事袒護她,久而久之,兩人竟衍生出一份深厚的兄妹之情。
儘管養母虐待養女到處可見,但像虎嬸仔這種開口就是夭壽死囡仔、摳頭死囡仔、袂好死囡仔……,而且動不動就拿藤條打她,讓她的臀部滿佈傷痕;有時則用手擰她,讓她的臉頰紅腫、大腿淤青;時而還讓她吃隔夜的「臭酸糜」,導致她肚子痛而腹瀉。有次竟為了不小心打破碗,在天寒地凍的下雨天夜晚,把她趕出家門,要讓她凍死在外面,這無非就是可憐的新婦仔命。但虎嬸仔這種泯滅人性的行徑,天地不容啊!
隨著秋去冬來春天到,歲月不僅讓大箍呆和秀香成長,也讓虎嬸仔蒼老。被她咒罵夭壽、袂好、摳頭、填海的秀香,不但沒有夭壽也沒有袂好,更沒有摳頭或是被她抓去填海。反而是女大十八變,應了「三年無死成大人」的俗語,除了長得亭亭玉立,也是一個標緻又勤奮、備受村人稱讚的村姑。但大家都知道她長大後會和大箍呆做大人,所以沒有媒人敢來說親。
可是虎嬸仔惟恐秀香會被別的男人拐走,或是跟駐軍的兵仔跑到台灣吃大米飯,所以趕緊央請美卿姨側面詢問大箍呆的意見,期望他們兩人能早日做大人,好替他們這個單傳的家族開枝散葉、蕃衍下一代。但大箍呆意志堅決地說,他和秀香已培養出深厚的兄妹之情,兩人不可能成親。當美卿姨轉達這個訊息時,虎嬸仔在不能如願時,竟搥著自己的「心肝頭」放聲痛哭,口中則不斷地喊著:「天哪,我哪會遐歹命,遐歹命咧!」
彼時的島鄉,因部份待字閨中的少女,有些以各種理由申請出境,遠赴台灣謀生,有些則被駐軍娶走,故而受到男多女少的影響,三、四十歲還討不到老婆的男人不少。因此,竟有媒婆專找男女雙方各有兄妹的家庭加以配對,也就是所謂的「姑換嫂」。
例如:王家和李家各有兄妹一人,哥哥因受到某種因素使然,到了適婚年齡尚未娶妻,經過媒婆的撮合,王家把妹妹許配給李家哥哥,李家則把妹妹許配給王家哥哥,如此就自然地形成親上加親的姑換嫂。但有些因哥哥年紀較大,妹妹年紀較輕,因此會有年紀較輕者成大嫂,年紀較大者變小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