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未說的喜歡
那是一段用文字築起的時光長廊,我與他,一位身高一百八十公分的大男孩,隔著螢幕從青春的邊緣走向年歲的轉角。那時的我們,對「愛」這個字仍是雲裡霧裡,只知道,每當他的訊息躍入我的信箱,心中便會泛起一陣難以言喻的柔軟。日子悠悠,我們以一封又一封信箋,寫下五年多的光陰。
起初,我們只是偶然於某個討論區相識。他話不多,卻總能在我碎念生活瑣事時,給出最恰到好處的回應。他不譁眾取寵,不刻意討喜,卻像一杯清水,平淡卻止渴。那時的我們,一個月僅通一、兩次信,但字字句句皆為真心。每當他的訊息來到,我總會細細咀嚼,就像拆開一封過期卻仍香氣十足的情書,甜得不顯膩,暖得不過火。
「我想帶你去吃那家很好吃的拉麵。」
「下次你生日,我煮給你吃吧。」
「你照片拍得好好,我幫你拍也行。」
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話語,如今想來,早已蘊含情意。他的貼心不鋪張,卻處處是伏筆;他說話溫吞,卻每字都敲進我心裡。可惜那時的我,還太年輕,太遲鈍,把所有溫柔都歸類為朋友間的善意,絲毫沒察覺,那或許是心動的開始。承蒙命運的安排,在我們網上聊天的多年後,終於迎來初次相見。記憶中,那天陽光剛好,風輕雲淡,整座城市像特意為我們鋪陳的背景。他站在街口,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微笑如春日暖陽。他說我的聲音比他想像中還溫柔,我說他比照片還好看。
我們一路聊著天,從學校談到電影,從食物談到夢想。連最小的話題也能延伸成無盡的趣談,彷彿我們的語言,是彼此專屬的密碼。我仍清晰記得,那天我們一同吃了鹽酥雞,點的口味不謀而合。他偏好日本料理,我也正愛那一味的香氣。那次的相處,輕鬆自然得像老朋友,卻又藏著若有似無的曖昧。他說想幫我拍照,替我留下大學生活的模樣;他說願意為我煮一頓熱呼呼的晚餐。那一瞬,我隱約感受到他眼神裡的柔光,但仍將其壓進「朋友」的定義中。年少的我,以為友誼的界線清晰明確,不曾設想,原來情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悄悄跨界。
轉念之時,一切早已錯過。我們依舊維持著書信往來,但訊息變得更稀疏。時光像潮水,一點一滴沖淡我們曾共築的沙堡。直至某日,我翻閱過往訊息,才驀然驚覺,那些問候、關心、為我打氣的話語,原來藏著我從未看懂的深情。那是一份錯過的喜歡,一段不曾表白的心意。我曾把它們包裹在信封裡,藏進記憶的抽屜,直到心智漸長,才終於懂得,那些看似平常的關心,其實就是心動的證據。那年我正值單身,卻未曾為愛鼓起勇氣。不是不喜歡,只是不知道,那份悸動原來就是喜歡。
而今,五年又過。他依然是我生活中默默存在的一道光,不喧嘩、不強求,只是在遠方安靜守候。每逢我低潮,他總能像以往那樣,用幾句簡單的話,撫平我心頭的皺褶。我們之間,雖未能走入戀愛的軌跡,卻擁有一段比戀人更堅實的情誼。「有些人,不一定要在一起,才能相知相惜。」我終於懂了這句話的含義。那段青澀的歲月,如同未開的花苞,雖未綻放,卻依舊芳香。回望那段純粹的往來,我不再遺憾,因為那是真摯的感情,無論是否開花結果。
今夜,提筆寫下這份遲來的告白,只為將那未曾說出口的心意,安放於字裡行間。謝謝你,陌生人!從高中陪我到大學,你的出現,是我青春最美的一道風景。即使我們未能成為戀人,但你早已在我心中,占據一塊無可替代的角落。
那份曾經不懂愛的青澀,如今成為我回首時最溫柔的記號。未來的路或許會繞得更遠,但你,是我青春裡最熾熱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