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杏壇回顧大校篇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75
字型大小:

民國66年,依成績志願分發板橋市「臺北縣立重慶國中」任教,報到首日,赫見學校四周稻田環繞,校門前還種植幾片菜畦,場景完全出我意料,彷彿來到都市中的鄉村,有股回鄉的親切。豈料短短幾年光景,四周農田華麗轉身為一幢幢公寓大樓,加上重慶國中是臺北縣升學率數一數二的學校,許多慕名而來的三峽、土城、樹林、鶯歌、中永和等地區學生想方設法、越區就讀,本是60班的校園預定地,一飛衝天為一百五、六十班,教職員工三、四百人,學生七、八千人。已從中型學校轉變為巨型學校,詳看學校平面圖,細數辦公室約40間,公廁30間。尤其下課期間,學生摩肩接踵、萬頭攢動,走廊熙來攘往、川流不息,校園猶如人潮洶湧的「大市集」。
去年打了一通電話給「桃園高中」游文聰校長,曾任重慶國中教學組長,聊起當年排課往事,他說由於班級數多、場地有限,最難排的是體育課,排定體育課等於成功的一半,其他課自然迎刃而解。
大型學校各處室組織健全,行政人員分工細密,教務處主任下設教學、註冊、設備、資訊四組;訓導(學務)處主任下設訓育、生教、衛生、體育四組;總務處主任下設文書、事務、出納三組;輔導處主任下設特教、資料、輔導三組;各組組長下設一至二位副組長,各組有各組的幹事,各處有各處的工友。另有人事室主任、助理員、幹事;主計(會計)室主任、佐理員、幹事。男、女童軍團部、健康中心、圖書館、教師會、幼兒園……等單位。
教務處的註冊、設備、資訊三組,學務處的衛生、體育兩組,總務處的文書、出納兩組,輔導處的特教與音樂資源班都另設獨立辦公室。每一處多達一、二十人,最龐大的輔導處則多達二、三十人。
原本兩三間教室打通的會議室已容納不下全校性的「校務會議」,只好改在活動中心召開,及至最後選出教師代表參加,教評會也是各科分別選出代表。
走在校園中,除了老同事與同辦公室老師外,其他新進同仁則是相見不相識,最多點頭致意。校長初來乍到,除了幾位主任組長認識外,對老師相當陌生,偶有找錯老師訓錯人的窘況。
校舍分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四棟大樓,各樓層走廊皆可相通,四棟連成一體,呈一不規則樓體。能力分班年代,各年級的A、B段班壁壘分明,各自集中分區。教師座位表由總務處安排,導師辦公室則隨班遷移,以就近照顧學生。每年開學之初,即是全校師生「大搬風」的開始,學生換教室,老師換辦公室,各自忙成一團。任教重慶27年,一連26年的導師工作,直到最後一年才首度擔任專任,坐專任教師辦公室。因此在重慶年年搬「家」,最後一次搬回家。
學校平面圖是一張極為重要的「位置標示圖」,教師人手一張,各班教室張貼一張。開學之初,務必事先看好教室位置,才能順利找到教室上課;股長聽到廣播,務必事先看好才能迅速來到集合地點。記得導師班有位國一新生上課遲到,我問其由,回說「老師,我迷路了,找不回教室」,誠然,外觀相同的教室一、二百間,的確情有可原。
七千多人的龐大隊伍,全校集合勞師動眾、大費周章。週一早上全校師生升旗後接著召開週會,結束前在校長帶領下全校師生齊聲宣讀「青年守則」十二條,龐大隊伍幾乎站滿操場,師生一起曬太陽開週會。當年規定每天升降旗,除週一外,另五天是三個年級輪流升旗。為了省時省事,全校降旗儀式改在各班走廊舉行,面向國旗方位舉手敬禮。
為了提升升學率,為能激勵學生上進,每學期的三次段考,三年合計17次段考,國三另加模擬考,註冊組固定公布全年級前50名,由於班級數多,各班第一名未必能躋身「前50」榮譽寶座,因此在大型學校中,競爭尤為激烈。
國中生最愛的運動項目是籃球,一、二十支籃球架不敷使用,下課鐘聲一響,男生早已摩拳擦掌、備好籃球,準備以衝百米之速搶場地,想起來實在同情,在大型學校中,球場是「搶」來的,因為本身也熱愛籃球,「愛屋及烏」,只要鐘聲一響,立即下課,絕不拖延一分鐘。某年,導師班教室位在一樓近籃球場,學生高興一整年。
畢業班一屆五十幾班,每班五十人上下,畢業生二千多人,校外教學務必分成A、B兩隊,一隊二十幾班,行程交互錯開,以免塞爆參觀景點。五十幾部的遊覽車隊,同時出發,浩浩蕩蕩,馳騁高速公路,蔚為壯觀。畢業紀念冊,起初每班以四頁為限,後增至六頁,三、四百頁的紀念冊,頗具份量與重量。。
在大型學校中,教師的升遷調動往往是無聲無息的,新進或調走幾位是無知無覺的,除大多老同事外,新進同仁根本未曾見面或未及認識就調走了,除同科同室或不同辦公室的友好同仁,有時一學期難得見過幾次面。
全校教職員大合照,起初相當踴躍,以課桌椅堆疊,層層疊高,末排可比二樓高度,感覺鏡頭都快裝不下,人像似藐小微物,都得找上半天,後來參與者逐年遞減,僅是張不具代表性的隨意合照,並刪除「全校」二字。
大型學校利弊互見,認識更多老師同學是利,學生活動空間不足是弊。及至後來興建一幢五層樓的巨無霸「學生活動中心」,內設各科專科教室,五樓設室內演藝臺、看臺、籃球場;地下室設立游泳池,才紓解了不足之窘境。
大型學校,教室間數足夠,教師資源充沛,又位居板橋市區,交通便利無礙,佔盡地利優勢,歷來備受考試院考選部與省縣市政府的青睞,經常藉用為高普考及基層特考的場地,也是老師利用假日監考賺點外快的好時機。
那日特別回重慶拜訪現任校長蔡安繕博士及總務張志芳主任,兩位從畢業分發到校,歷任導師、組長、主任之職,均有完整資歷。校長臺南人,祖籍金門瓊林,後從溪崑國中校長調回重慶執掌校務,曾歷經一百五十幾班年代,三人相會,聊起往事,回味無窮!
學校規模大小的認定,眾說紛紜,也時有更新。應是相對之詞,就讀金門何浦、城中時,何浦是小型,城中是大型;任教重慶國中時,金門學校是小型。方知「天外有天,校外有校」。一般看來,小型學校猶如小家庭,師生寥寥無幾,彼此認識熟悉,相當溫馨;大型學校如同大型社區,師生人數眾多,彼此動輒生疏。難怪重慶第二任校長王振東如是說:「校長領導方式,大型學校靠制度,小型學校靠感情」,誠哉斯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