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生敬意的軌條砦
第一次聽到「軌條砦」這個名詞,是來自小金門投身海軍軍旅的軍官杜世忠,從他口中描述這個他們島嶼海岸邊的禦敵工事時,我一頭霧水,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因為同是成長於海島的我,從沒在澎湖的海岸邊看到他描述的景況,所以我內心的好奇感滿滿,看得出我內心疑惑的他說:「如果妳想瞭解『軌條砦』的細節與故事,上網一查就一清二楚,它們代表著金門戰地、保衛領土的時代意義」。
上網打上關鍵字,就看到多年前的金門日報記者的介紹:「軌條砦……指的是用一截截鐵軌裁切成條狀,做成的防守性柵欄,那是當年預防共軍來擾而建築的防禦武器。泥灘退潮時,敵船不易登陸,必須藉由漲潮時,透過潮水靠岸,等到潮水漲高,這些軌條砦開始發揮作用,多根軌條砦連成的防線,能卡住敵船,使其不易靠近。那一根根指向天際的鐵柱,像是一支支射向對岸天空的砲管,在金門重要海岸上佈滿著。軌條砦的防禦工事,當年全靠許多無名英雄建構而成,在充滿砲火的緊張期間,利用海水退潮時,趕緊加工完成,以此換來金門的和平及安定,如同風獅爺對金門人一樣,具有守護的重要角色。」看了報導,我心裡對軌條砦產生一種難以言說的想像與敬意。
為了實地一探軌條砦的意念,2024年我第一次踏上金門島嶼,並租用機車,從大金門沿著金門大橋來到小金門,依循網路指引,騎車到雙口海灘及安岐海岸觀看軌條砦。
當一根根斜斜的軌條砦出現眼前時,我感動之情難以言喻,除了佩服當年軌條砦創作人的巧思外,也對於這些建造人的辛苦,給予高度的肯定,更感謝戰地時代官兵保國衛民的付出,而如今走向觀光年代的金門,祖先們的軌條砦已變成現代人的觀光「軌條財」,在堅固穩健不移的沙灘上,繼續為金門人的美好未來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