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日報60週年】到成功有多遠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如青。
點閱率:431

聽說金門日報缺了一個軍方的美術編輯,我就趕緊前來試試運氣,風衣先生再次張開雙臂邀請我,民國74年我穿著裝備前來報到的那天,最先遇到一位黑黑壯壯個頭跟我差不多的大叔,穿著卡其服中山裝,說話很俐索很豪氣像資深工友模樣,劈頭蓋臉的第一句話竟是問我:你是黑龍江人嗎?我一時愣住不知所措。
金門成功村
金門有個特別的地方,有著最長最白最像月彎的沙灘,這裡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就是剛出生哇哇大哭的的小娃兒,護士就會先幫你蓋個印:恭喜,你是「成功人仕!」,別人一輩子拚不來的頭銜,他們一出生就直接解鎖,因為這裡的戶籍地正是金門最霸氣的村莊……「金門成功村」。
記得自己上了國中後,對「成功村」這三個字總有種莫名的崇拜。就連田裡低頭啃草的大黃牛,在我眼裡都自帶一股神氣。但其實不是因為地名,而是在我心中,金門最有學問、最有文化、最有氣質的象徵。當時的金門日報,那是一座不可高攀的存在;像我這種從小不「品學兼優」的小孩,更不敢奢望能有文字或圖畫登上報紙。成功村上的金門日報社的那道斜坡,距離我家雖然只有9.5公里,我只能遠遠望著,帶著一點羨慕和憧憬。
故事的開端
雖然從小都算是愛畫畫的小孩,但直到高中我卻從未有什麼比賽中得過什麼獎,有的就是行為規範的警告或小過,丟人呀!但同學們都知道我愛畫畫,這種純粹喜歡畫畫終於有了回報,因為兄弟,從此你畫的插圖會常常登上金門日報,而且還有稿費呢,這開啟了我人生專屬創作的大門,也是我在高中時代的高光時刻,比什麼比賽什麼獎盃都更令人振奮。
故事的開端要從高二那年說起。因為楊樹清前輩的推薦,陳長佳學長帶我去見當時最瀟灑的報人風衣,正是溫文儒雅的前輩顏伯忠先生,還記得那天陽光正好,我興奮與膽怯同時在肚子裡翻騰,因為沒有作品,就現場畫了幾筆給先生鑑定,還記得風衣先生黑色方框眼鏡下嘴角慢慢上揚,先生的笑容,笑聲至今難忘,這已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卻……彷如昨日。
第一「明」記者
後來當兵很幸運,部隊移防回金門,其實我是喜歡軍旅生活的,但偏偏兵運不佳,在部隊犯了事,很憋屈很窩囊,聽說金門日報缺了一個軍方的美術編輯,我就趕緊前來試試運氣,風衣先生再次張開雙臂邀請我,民國74年我穿著軍裝帶著裝備前來報到的那天,最先遇到一位黑黑壯壯個頭跟我差不多的大叔,穿著卡其服中山裝,說話很俐索很豪氣像資深工友模樣,劈頭蓋臉的第一句話竟是問我:你是黑龍江人嗎?我一時愣住不知所措。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就是金門日報的大當家「明強社長」,他非常風趣、幽默、而且豪爽大氣,是真性情;有一回報社到太武山健行、中午用餐時長官宣布:經費有限每桌只有一瓶啤酒,沒二分鐘我們這桌就喝乾,社長豪氣地笑說聚餐怎能沒有酒來慰勞員工,本來一桌一瓶變一打,我的好社長果然「明」不虛傳,金門第一明記者呀。
我是軍職外調人員屬印刷廠的製版組,因人生地不熟,組長余建寧先生特地叮囑我提前晚上七點報到。建寧組長超親切超有耐心的傳授作業流程,製版陳振聲師傅曬版黃維堅師傅也都鼎力協助,我的表現組長很滿意,第二天改八點上班,到第三天我已進入狀況,恢復製版組正常的九點上班時間,真沒想到當兵時支援外調竟能調來高中時的夢想之地,而且遇到好多同學,像是莊煥寧、童才盛、李錫棟、蕭宗民等,聽說蕭宗民還和社長打過架呢,這段傳聞更是讓我忍不住莞爾。
石器時代的交流
寢室在工廠下方的兩棟舊宿舍裡,知名大記者羊曉東就睡在我的下鋪。那時候報社還在用鉛字模,得仰賴許多撿字人員,稿子要經過一校二校三校逐一校對。因為印刷廠位在靠海的高地,每到冬夜北風呼號時,廠內最熱鬧的角落就是製版的烤箱上。那大烤箱像個炕,能擠五、六個壯漢,大家屁股挨著屁股圍成一個圓圈,我身邊最常倚著的,是甫調到夜班工作的翁維智。那真是最溫暖的回憶之一。
大約午夜十二點前,我的工作就告一段落。此時屋外宵禁大地一片寂靜,屋內卻燈火通明。因為外面的世界大家都睡了,因為剛結束工作的你睡不著,因為樓下印刷廠喀嚓喀嚓的聲音響個不停,因為深夜的印刷機旁邊總有一鍋熱騰騰的火鍋,因為印報的蕭宗民、翁文祥兩位哥兒總能變出些好料,我也常帶點什麼好料,大家湊合著煮一鍋消夜。寒冬深夜裡,我一邊看著他們專心印報紙,一邊捧著冒著煙的熱湯喝上幾口,心頭也跟著暖了起來;我常常回憶起這一段,你想,三個大男人共吃一個火鍋超過三個小時,我說不到三句話,我們三個人加起來說不上十句話,蕭仔很自在、翁仔很自然,我也很自得其樂,這樣的畫面不是一天二天,不是一周二周,而是幾個月都是如此,很多時候就是使個眼色,比個手勢,點個頭彼此便心領神會,彷彿是石器時代的交流方式,我本以為是印刷機喀嚓喀嚓的聲音太吵,說話太費勁,但其實沒在印刷的時候也是這樣,最多也只多個一二句話,我好喜歡這樣的相處模式,因為說話對我來說是真的很費勁。後來的人生道路很難再遇到這樣的朋友,和大多數人在一起長時間的沉默,往往會有點尷尬,甚至覺得特別耗氧,彷彿很快就會窒息,很奇怪,是報社的印刷機旁含氧量特別高嗎……哈哈哈。(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