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報臉譜】風起古城,詩生少年
張國治祖輩來自於泉州惠安縣淨峰鎮,1957年出生於金門古城村東門2號。家有13兄弟姊妹,因祖母喜愛,挑排行第十,身為六男的他,過繼給叔嬸招弟,並隨著叔嬸來到金城珠浦南路4號的益源雜貨店成長及上學讀書。從小聰慧靈敏愛閱讀及繪畫。
他從小喜愛逛書店及看報紙,《中央日報》及《金門日報》是他必看之報,印象中尚有《青年戰士報》。
自1972年8月3日首投《金門日報》副刊的「中學生園地」〈我屬於故鄉〉;刊出後受到鼓舞;所用的筆名為本名和張風達。同年九月進入金門高中高一,轉戰副刊書寫散文和小說及現代詩。從1972至1974年在副刊發表27篇散文,兩篇中、短篇小說集及一篇書評,另於1974年10月15日及11月15日副刊的「詩廣場」第七、九輯分別以張鄉的筆名發表了三首詩,其筆名由本名、張風達、西蕭、荒原到張鄉,這一段勤磨筆劍的時光成為一生寫作的柱石,從故鄉島嶼航向福爾摩沙及更多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