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我相遇】養分──人間國寶陳啟村大師
古厝接待了木雕國寶大師──陳啟村老師,這段期間內心接收到許多的養分,拜讀了作品──〈承心啟藝〉專書,深深敬佩於老師在養成期的毅力與耐力,從小拜師學藝的辛苦,不屈不撓的精神,堅持走在自己期許的道路上,透過多年的努力不懈,在粧佛與木雕的領域專研,終而有成。
老師的作品,非常廣泛,神佛像與人物雕刻,還有銅雕、泥塑、木版畫等作品,書中也有附上老師的繪稿,一張張藝術手稿,渾然天成。我不禁想到,一生一藝的精神,就像金門的董天補匠師的子婿燈,他們的精神都是專注於自己的藝術上,相對於生活乃至生命上的體悟,由深悟而變成人生的養分,把生命的經歷都投注在藝術上,精神上無比豐碩,讓人即之也溫,感受到生命傳承的強大精神。
因著古厝帶來的緣分,我何其有幸,能與他們相遇,能聆聽他們的故事,並且加以反省自身的不足,深深感覺到時間不夠用了,如果此刻開始專注於一事,也都要更加倍努力了。
陳啟村老師的作品遍及全台寺廟,有一些典藏在各大美術館及藝文單位,更有不少企業家及社會賢達的收藏,並且在日本、北京也有收藏大師的作品。老師除了傳統的神佛像雕刻,也著力於人像雕刻,曾經學習素描、現代雕塑,將東西方的美學運用在他的作品中,擁有自行創新與構圖的能力,將自己的藝術呈現於無限的可能,書中附有許多人像雕刻,有些是以家人平常的生活樣貌,捕捉下美麗的時刻,成為永恆。
陳老師曾於1983年在金門服兵役,將近一年的時間,書中有一張中山紀念林的合影照,因為這樣的緣分,近幾年來老師對於金門貢獻頗深,來金門授藝教學,推廣木雕,也為金門古蹟刻下專屬的粿印,更受邀親刻了一尊〈明朝祖〉神像,安放於金門庵邊宮廟,將作品的版圖跨海到了金門,也是因為這樣的因緣,入住於古厝民宿,而我也幸運的珍藏一份珍貴的作品-水調歌頭粿印,有著燕尾與馬背交織的水調歌頭文字,這一份粿印有著大師對古厝的懷舊,對金門的深愛,我何其有幸,能有這樣的緣分。
陳老師看著古厝廳堂掛著一幅金剛經小楷書法,讚嘆文字優美,並說喜歡金剛經中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句子,我想到或許是老師木刻神像的關係,對於這些相更加專注,在一筆筆的繪製過程中,乃至於一刀刀的刻鑿中,下筆時的感悟,手刀下的傳神與細雕的完美要求,神像面容的精神與力道,自然將佛經與藝術融於一體了,對於神像的完美追求與佛經中的不執著經意,深刻互映,每個人的修行因緣不同,而這又是藝術家沉潛在藝術與佛教經意中的融會貫通了。
老師也跟我引介了慈經,這是一部涵蓋修行人的態度,要謙卑、柔和、知足、不驕慢、與人和樂相處,並將慈愛擴大,願一切眾生快樂平安,培養柔軟心、減少敵意、增長慈悲智慧的經典,因為接待老師,而榮幸的聽到老師分享這部經典,讓我心生喜悅,得到很大的啟發。
老師喜歡古厝的寧靜,在院落泡上一壺茶,與我們談著生命中的感悟,與我們分享著藝術的昇華,老師自帶好茶與我們共享,多年普洱、珍貴的六堡茶,雨後的古厝茶香四溢,我們感受到了老師在藝術領域中的專藝與人生中的哲學修持相輝映,這幾次的接待獲得了飽覽的養分,讓我省思著許多體悟到的義理,這是無價的古厝講堂啊。
感謝古厝帶來了這許多的相遇,因相遇而分享出來的能量,總在我的生命中一點一滴地匯入,在我每一刻的生命中,啟發著我,有時候我偏離了航道,或是偷懶了生命的功課,總會有人適時的給我啟發,古厝啊,感謝這一切的恩典,感謝老師的一切分享,感謝這幾次的機緣,留下了美好的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