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沙龍》真物
後來我們兩人開始直接連繫與約會,不再透過○醬,但當然是虛擬環境下的見面。現代人對於「見光死」這個都市傳說可是非常恐懼的,雖然也有AI雇用真人來進行真實會面,但畢竟不能長久這樣,大概只能用來騙錢。我也曾衝動地想找她進行真實約會,然而我的行為偏向佛系,即使內心有肉食渴望,也只能穿腸過了。咦這句話是不是有點組裝錯誤?
另一朵桃花則是從朋友A+P那裡飄過來的。我們兩個有一個小小的讀書會,專門研究一些特別的書。至於是那些種類?我也很難說明,如果你知道有一個類別可以從《易經力學》、《天文正義》、一直包含到《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那麼就是那一類了。那天,A+P突然說有一個新網友「雲霓」想加入我們,她僅僅介紹自己想讀些特殊的東西,於是我們就這樣寬鬆地讓她參加。
規則是三個人輪流選書讓大家看,再彼此發表想法與感想,這種老掉牙的做法依然流傳到AI時代。如果我們之中有個AI,他也許會為了不被拆穿,假裝看一星期才看完,並說出很普通的看法,不敢採用條列式,也不能像學術論文一樣引經據典、頭頭是道。可是那樣的他還算是個AI嗎?還不如自我關機重新投胎做個真人。但重點是AI有靈魂可以投胎嗎?就算有,他也有資格嗎?這個問題有點類似古代女性或原住民被歧視,我們的法律雖然保障了AI在人間的權利,不表示到了靈界也同等級吧?可是到底有沒有靈界?
問題扯太遠了,不過就目前看來,我們三人的讀書心得中,有兩個幾乎跟中學生差不多,只有她略勝一籌。由於上述AI故意假扮的原因其實也適用於真人,因此我也沒有辦法判斷雲霓是不是AI。
直到有一次討論到《哲學研究》這本書──如果這可以算是一本書而不是零亂筆記的話──它用的策略是只談語言,因為一切可被說的都在語言裡,一切思考也都在語言中進行。關於這一點我感覺到似乎有點獨斷:「它說意義是自然發生的,意義即使用,不要問意義,要問用法。但是沒有語言介入的藝術作品難道沒有這種『要問用法』的意義嗎?」A+P已經頭昏腦脹,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繞口令。
雲霓卻說:「請別玩文字遊戲。藝術作品雖然沒有語言介入,也不表示它有意義,但它就是用來讓我們欣賞與感覺的。感覺不一定要有意義。請從使用語言中學習含意,別設想自己已事先知道含意。」她的直接了當讓我沒有反駁的餘地。這時我突然開始懷疑她的身份了。
經過了一個月,我才終於有自信面對雲霓的想法,因為我把《哲學研究》重看了兩遍。我提出書中寫到的「物理對象和感官印象,是兩種語言遊戲,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想把這種關係裝進一個簡單公式,你就走錯了路」。我們如果一直在錯誤的道路前進,當然無法抵達目標。就算地球是圓的,你的方向也不可能剛好相差180度而讓你反著走也能走到。她聽了我的看法後,只是唉呀了一聲,便陷入了沉默。我不知道為什麼她沒有反應,難道是被我的頓悟嚇到離線?還是對我表現出的自大感到可怕?
隨著秒針轉動將近一圈,我才終於得到一個回應:「原來你也有動用過腦袋嘛!」這句話讓我鬆了一口氣,胸口有一種未曾出現過的躍動感,讓我思緒停留在某處,就像時間暫停了似的,我也忘記了要回應。等到秒針又過了下一圈的自轉週期,她彷彿有點不好意思地澄清剛剛她只是開一點玩笑,請我別在意。這種沉默許久的對話是我從未經歷過的,有點可怕,也有點震撼。
在網路的世界裡,「時間」是真正的寶物,比金錢還要貴重,大家想盡辦法要讓逛進來的人留久一點,所以每一個互動都必須快速又簡潔,讓對方不會因為不耐煩而離去。為了這種速度要求,地球上各種連網設施早就遍佈地面、海底與太空,只要一斷線馬上就會有遞補線路接上,很難出現十秒以上的空白時間,因為人類的耐性已經撐不過十秒了。
這次的沉默,讓我不禁思考她是否真人?虛擬讀書會上看到的她,沉靜又秀氣,我們的共同喜好與經常鬥嘴,讓我對她的好感與日俱增。可是我還不敢提出「妳是否真人」的問題,因為這句話在現代社會裡就像在問「妳現在有男朋友嗎」。只有肉食系會勇於確認,以便繼續投入感情。當然,也有AI騙子想在其中獲利,因此肉食朋友們常步步為營,小心求證後才敢問出,雖然答案通常是肯定的。
不過另一方面,可愛的紫依總在虛擬約會時展露出天真的笑容,不經意的觸碰還讓我的皮膚感知套裝訊號劇烈地波動,有種被電流燒灼的味道──這是心跳之外的另一種情境,一種充滿溫馨與和樂的氣氛。雖然這種感覺在虛擬環境中模擬得出來,不過通常只有表象,當局者迷才會一直陷入,通常被騙不會超過三次。以上這些是我朋友的朋友說的。
然而為什麼我們會著迷於表象?這不就是我們活著的目的嗎?宇宙誕生之初,原子分子們想要結合與感覺,「表象」就是最初可接觸到的面。所謂接觸的觸,就是觸覺,有誰會想要一開始就觸摸到彼此的血液或骨髓?又不是在拍恐怖片。我這個「宇宙意義」定義得還算合理吧?又在自我滿足地幫大家訂出交友可以只看外表的藉口了。
我當著紫依的面,不好意思說出肉食系想法,畢竟網路裡每個人的虛幻部份,可能比用來打發時間且無處不在的無聊電玩與廣告還要多。她就算是真人,也許只是草食系,也許跟我一樣不敢莽撞問出是否真人這種打破朋友界限的問題,因為問題之後不是進一步發展就是完全消失,而且後者可能性遠大於前者。於是我們就這樣,停頓在即將滿溢出杯緣的心意,不敢讓它滴落下來。
可是她若是AI,會不會問呢?由於AI的交友經驗遠多於我,實在沒辦法用我的資料庫來好好分析。不過,如果問了會打破界限,並導致消不消失,那麼Α:不消失就可以進展到騙錢騙身的階段;Β:消失就可以成為第三種高級AI脫身的藉口。照這樣看來,AI是會問的,而且問的機率應該比真人還高。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