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必也正名乎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507
字型大小: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說來諷刺,仇中媚日的台獨政府,爾來竟盜用中國先師名言,瘋狂發動所謂國營事業正名運動,在去中國化大旗下,其蠻橫專斷,較之當年大陸文革誠不遑多讓。且不言其所謂的「正名」動輒浪費數億元,及涉及到文件、商標、合約等帳面外的社會及經濟成本外;純就「正名」語意言,根本就是辭違義反,令人啼非。

首先是「中國」這個名號。她本是我國泛文化的稱呼,由於文化高於四方,自認居天下之中,於是乎以「中原」及「中國」來自稱。如三千年前的《詩經.小雅》中就有「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之語;而《資治通鑑》更有段大唐皇帝李世民以中國自稱的話:「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親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讎」。可見中國並非某一政權所專利;所以,今天台獨者流以中共視同中國根本就是無知之見。

又有論者以其先人雖是來自中國,卻是為了逃避中國之「暴政」,而今去中國化,抗中國之外來政權,正是承先人之志。持此論者昧矣,今日台灣住民,除少數原住民外,絕大部份是透過近代史上兩次大遷徙而來的:鄭成功率部復台;民國三十八年間國府播遷來台。

這兩次大遷徙,不但數量之眾為歷代所難望塵,更是兩次有組織、有計畫的大移民。內含有武裝部隊、知識份子、技術官僚。也可以說是自五胡亂華以來,中原精英有組織的二次大遷徙,對台灣發展之貢獻無以倫比,而今台灣住民絕大數是他們的後人。若想探索這些先人們對中國的心態,且以鄭成功為例,鄭在臨終之際,以手捉臉血流滿面痛哭道:「未能匡復中原,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而國民政府在李登輝之前,向就以光復河山為心志。是以自絕於中國,何孝可言!

又有以當年只有唐山公,無唐山母,今日台灣人在血統上早已非是中國人了。此論更是無知:我國向來就是多民族國家,認同之鵠的在文化而非血統;明成祖、鄭成功的母親分別是韓國及日本人,但幾曾影響到他們在漢人上的認同,及帝位的合法性?只因他們在文化上血濃於華夏,所謂夷狄入諸夏則諸夏也。因此不管就血統或文化上言,去中國化豈僅是謬妄滅祖而已。

又有以所謂台灣話,來與中國話相區隔,此論更是荒謬。今天的台語(閩南語),本就是我中華民族語言,發源於我國中原所在地黃河、洛水一帶,故稱之為河洛語。不但是華夏最古老的語言;更是中華先民的正統語言。如今台獨者流竟以中國最古老的雅言來自外中國,豈是可笑!

誠然,識者皆了然彼等亟於正名之機心:政績既已白卷,操作族群無異是最佳還魂丹。去中國化,不但可激起台獨者流之嗜血亢奮,重新集結渙散的民氣;復能掩蓋其執政無能與貪瀆的通天弊案;進而刺激深藍選民反彈,順勢操作抹紅運動,一石數鳥,何樂不為?對陣於顢頇、懦弱、不敢決戰的在野黨;反射於蠻橫、粗暴、無所不用其極圍堵中華民國的中共,可以預見,此運動勢必鋪天蓋地而不絕;腥風血雨而習常,所以陳致中改為陳致台是指日可待的!

「漢兒學得胡兒語;爭指城頭罵漢人!」今日動輒挪揄華夏,亟於去中國化諸人,明明身承漢姓;手寫漢字;口說漢語,卻一手競發中國過年習俗之紅包,一手疾言去中國化,世上寧有此荒誕之思維?不禁想起民國九十年台大王曉波教授給筆者來信:「皇民餘孽,跳樑小丑,終將為歷史之泡沫耳」。新春伊始,重睹此信,總算明白聖人為何重視正名;因為跳樑小丑,每常以碩儒自許,不正名,何以別品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