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陳榮昌《浯土浯民-浯島金門人的真情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949
字型大小:

找旅遊資料,總是越新越好,不過,劉克襄說,他是拿著舊指南遊鄉鎮。

遊新城,卻走舊路?這樣的行程豈不錯誤連連,導致行程受阻,徒增不快?後來在《幼獅文藝》寫作班,聽劉演講,才深刻認識到他的多情與懷舊。新的對比舊的,就能知道其間變化,這個落差,就是時間的質感了。劉還說,他遊覽鄉鎮時,都會選擇一兩個物事記憶該地,比如一個車站或一棵老樹。

讀陳榮昌《浯土浯民-浯島金門人的真情故事》時,免不了想起劉克襄所說跟他所實踐的。《浯》一書,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內文收錄者,約民國八十五到八十九年,與現在的時差,已有八到十二年,十足是一本「舊指南」。少小離家,對故鄉情感深濃卻未必事事了解,更別提知道鐵桶師傅、糊紙師傅或打花草跟古寧頭高甲戲了。包括裁縫、打鐵、石雕、戲劇等,歸在傳統行業,讀來特別思古幽情;不過,我自也好奇:這些人事物都還在老位置嗎,等待鄉愁一一探訪?

我知道這些人事必定有了翻新。

陳榮昌採訪的「做墓師」許水林恰恰是我二舅。該篇文章刊登於民國八十六年,而受訪當時,二舅從事「地下建築」卻有二十幾年。時間推算,二舅從該行業時,我約就讀國小四五年級,當時還常常從昔果山騎腳踏車載著漁貨往榜林,卻不知情。大舅、二舅的農地在的路的右邊,豐收的富足就寫在沙田、那一顆一顆碩大的西瓜上,而今,經過榜林,我仍不禁頭朝右,瞧著田,儘管知道田已荒,而大舅也辭世多年。

我民國七十幾年返家,在經公墓、往榜林的小路遇到二舅、二嬸,就著樹下涼快,拿鑿、拿錘,敲啊鑿的。我當時還問他,「二舅,你這是幹嘛呢?」我之後問媽,才知道二舅已轉作「做墓師」。每一個行業的竅門都不同,自是不知泥土該怎麼和、水泥要如何鋪,才得完善。我看見二舅、嬸敲鑿著生龍活鳳的漢字時,心裡最納悶的是,二舅懂字嗎?還是這字,竟在敲敲打打間,入了他心坎了?

外婆過世以後,就少入榜林,但越是不經過,往事卻歷歷越深,而陳榮昌所紀錄者,也屬於這類事務了,像是「好呷糖」,小時候常見小販騎腳踏車遊走一個一個鄉鎮,安撫每一個嗜甜的幼童,而今安在?該書收錄的人物、產業未必全面,卻已是繩索的結,一拉引,就牽動許多人,讓本書活生生地,變作舊的指南。另外,楊永斌、許績勝、楊肅獻、李龍緣等人的奮鬥跟成功,表現金門囝仔勤奮跟認真;陳陸勤、羅寶田等,則樹立另一種典範。而董振良採訪該篇,約是書裡稍見長度的一篇了,除了交代懂的成長、為電影奮鬥、辛勞跟成就,也透露鄉親對文藝、文學「冷感」的訊息,讓人不禁隱憂了。

《浯土浯民-浯島金門人的真情故事》這本書包括「傳統行業」、「新興行業」、「小人物組曲」、「悲情紀事篇」等區塊,卻仍嫌單薄了;而綜合性的集結雖面面俱到,但也有無法深入的麻煩。不過,陳榮昌一直是個勤於筆耕跟嘗試的人。多年前曾有一聚,得知除了金門日報等在地刊物外,他也勤向他處投稿,像是中國時報,也收穫不少。近年,他除了獲得浯島文學獎外,也斬獲中國時報鄉鎮書寫獎。頒獎當天,我也與會,見著現場不少金門人。

同鄉都為了陳榮昌而去的。陳榮昌勤奮,料想,必會再為金門寫下更多點滴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