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師
相同的品種,相同的產區風土條件和年份的葡萄,可能會因為釀酒師的不同,而生產出截然不同、價值有天壤差別的葡萄酒。其關鍵就在於釀酒師。
對許多釀酒師而言,釀酒已經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從採收、去梗、破皮、浸泡、發酵、選擇、混合…,每一道程序都融入了釀酒師的觀念、態度、喜好、對生命和自然的理解。於是,葡萄酒不再是一種劃一的飲料,而成了藝術品。至於釀酒,則成了藝術創作。
如同詩人一般,釀酒師必須要有想像的讀者─也許是廣大的詩友,也許是少數知己,與他對話。釀酒師也想像那些愛戴他的品酒者,如何品鑑他所釀製作品的濃郁香氣和均衡口感。他也要像詩人一樣,敏銳地捕捉來自自身的或週遭細微的元素,並且以其直覺和技巧,創造出一件令人感動的作品。
如同畫家一般,他以視覺的色彩、嗅覺和味覺的豐富性和協調性來呈現作品的價值。也如同作曲家一般,他追求豐富變化、優美而綿長的時間審美體驗。
然而,釀酒師又與藝術家大不相同。釀酒師必須深刻理解產區風土條件的特色和限制,也必須對環境和難以精準預測的氣候抱持著尊重的態度,他的自由靈感和構想只能在相當有限的物質空間規範下施展。做為一位釀酒師,考量知識、經驗和體能的發展和衰退歷程,也許一輩子最多只能有三四十次真正施展創作的機會。某一年份的創作失敗,就只能再等待來年下一次機會的考驗。
所以,釀酒師又比較像一位演奏家而非作曲家。他以自我的觀念來詮釋葡萄品種和風土條件。一位偉大的釀酒師必然會呈現其強烈的個人風格典型,就如同演奏家以其個人技法和獨特生命氣質來詮釋作曲家一般。
釀酒師將透過他的觀察、選擇、決定程序和手法來傳達他的生命氣質。有些葡萄酒讓我們覺得嚴謹、保守;有些葡萄酒讓我們覺得奔放、熱情;有些葡萄酒會讓我們覺得刻意造作,似乎只為迎合最多的大眾口味。而偉大的釀酒師總是能適時地在他的作品中展現他的勤奮的工作態度、思想的深度和藝術才華。
做為一個頂級葡萄酒的創作者,釀酒師還必須擁有精準的判斷力和快速的行動力。一位波爾多Clos Floridene產區的釀酒師Denis Dubourdieu就說:有些葡萄園,像Merlot,太快熟成,我們只有一個星期可以採收Merlot,太早採收,糖份不足、色澤和丹寧都欠缺;但是太晚採收,其果香的豐富性、風土典型和葡萄酒陳放能力都會變差。
剛於去年(2006年)九月去世的Henri Jayer(亨利‧佳葉)是二十世紀勃根地產區最受尊敬的大師,他以黑比諾葡萄釀造出氣韻濃郁優雅、令無數人為之著迷的頂級葡萄酒。他是一位溫暖、熱情、睿智的釀酒師,他同時擁有堅持傳統的情懷和探索新方法的開放心靈,所以他釀的酒總是能夠如此深刻的展現他的生命特質。
這不也是藝術創作的本質嗎?熱情、勇氣、專注的生命氣質展現與理想追求。
葡萄酒作家曾經訪談Henri Jayer:你釀的酒已經名滿天下,未來還希望如何?他回答:
「我如此渴望地繼續釀造la Romanee-Conti,就是釀造,除此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