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雙十二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421
字型大小:

十二月十二日,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日子,1936年中國的西安事變,1979年韓國的全斗煥政變,都不約而同選定這一天寫下轟動世界的歷史事件,我校寧中小的校慶也是在這一天,所以很容易記得。

寧中建校今年已歷41週年,所培育出來的青青子衿,入社會後出類拔萃、頭角崢嶸的風雲人物,難以記數,有人歸功於寧中的好風水,有人歸功於金寧地區社會風氣的善良純樸,有人歸功於寧園學子力爭上游的奮鬥心志,有人歸功於校內教師同仁的兢業盡責…等,總之,總總的理由都是其中一端。

我自95年8月接任寧中小校長,就時時在思索如何賡續寧中優良傳統,求好求發展,孤心矢意要在城鄉差距的困境之下,發揮本校優勢條件,一則鼓舞學生能適性自我展現,發揮潛力,在眾多的競賽中,創造佳績,爭取榮譽;一則激勵本校同仁藉舉辦校際活動,鍛鍊任事的能耐與實力,年來我校的各項教學績效,或可算差強人意,或可免於被邊緣化的危機,這除了是同仁們追求教育成就感的使命之外,當然更要感謝學生家長、校友會、家長會、社會各界以及政府機關等,在我們需要支援時,給予我們最大的後盾與支持。

在慶祝我校41歲生日之際,我心裡想著:「腳踏實地、胸懷大志、眼光放遠」如果能夠做到這些字句,或許教者與學者,都能不感到欠缺,我想:

第一腳要踏實地:教與學都無法用泡麵的方式來經營,想要一下子翻新變樣,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去做,相信老天爺不會辜負我們的努力與認真。

第二胸要懷大志:金門雖是一個小地方,寧中小的面積也不過是四五甲,我們每一個人也不過是七尺之軀,雖然都很小,但人心卻是無限大,只要我們肯努力,相信自助人助天助,所有的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

第三眼光要放遠:如果我們一時一刻,有了小小的成就,也不要沾沾自喜、故步自封,永遠要抱著明天一定要比今天更好的信心與決心,不斷的向前衝,我們就可望脫胎換骨,有所成就。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寫歷史,都可以成為歷史的主人,也許我們寫的是書簡上的文章,也許寫的是不著形跡的道德風骨,不敢預先期望以後的人會記得我們,畢竟在歷史上要讓人唸得出名字的總是少數。

在41週年的校慶典禮上,我們表揚了七位傑出校友(翁德福、莊國團、莊振榮、楊家聲、李根政、楊恭漢)和一位一生青春都奉獻給寧中的老園丁(陳成主任),又再度感受到寧中小的地靈人傑。

下午,人事室翁志萍主任策畫我校同仁約近40餘人,同乘一輛遊覽車趨訪水頭、金門城、古崗等村莊,陳炳容主任解說茅山塔、明故老街,新景舊致在他的導覽之下,感受到一份歷史的滄桑與悠然,我則負責解說古崗獻台山董颺先的碣石銘刻文字。

董颺先,一個借石刻文字留名的明朝進士,雖然有被先賢盧若騰責備破壞山容的筆伐,但從另一角度來講,從山腳的「董子直釣」,到山腰 的「湖海釣狂」、「石洞天」、「闢沌」,到山額的「觀止」,以及指引其歸真處的「沙堤玉筍」,這些石刻文字隱約表達了古代中國「士」顯達做官與隱逸山林的心情,相知濡沫,貴在知心,也許就是沒人知道他董颺先,所以才要「佯狂發疾,朝夕村柳下拜,自笑自歌,當道以其顛而止。」(金門志˙人物志˙流寓列傳),不仕退隱,風高五柳,不以名號留傳,最後葬身在金門古崗的獅山頭。

我與同仁坐在獅山頭頂上的石坡,鏡湖無波,山色青翠,陽光明亮,真是一處美景,難怪董颺先、魯王朱以海都會選擇此地駐足留連,確實我們都太忙了,很少有時間把心情空下來,讓浮塵沉澱。

十二月十二日對寧中人而言,是學校生日,我們發給每一位學童一個布丁蛋糕,一塊雞排,讓大家在許願樹上掛上一張張小紙條,讓學生表演他們拿手的管樂、舞蹈、直笛、短劇,讓學生編故事解說創意馬賽克拼貼,讓大家心情放假一天,這還不夠寫歷史嗎?不管將來大家變化如何!但這一天一定會留下記憶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