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口號喊出的鄉愁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596
字型大小:

金門,充滿口號。下飛機,進鄉野,在多數廢棄的碉堡、圍牆等,仍能看得見「反共復國」、「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等標語。在這個充滿口號的地方,我長大、我認識。我甚少懷疑這世界有什麼不對。每天早晨,屋後的木麻黃棲滿麻雀煩躁的啼叫,鬧烘烘的,幾乎要比砲彈吵。我醒來,經常精神洋溢,覺得自己很是快樂。陽光從屋後的山坡上慢慢出發,露水重,庭院牆上的青苔彷彿帶著點憂鬱、帶著點心事,直到日正當中,露水蒸發,這時的青苔便青翠一如寶石,爽朗多光。

金門口號多,連廚房也有。廚房牆上,刻有灶君的名號,一旁也刻著國民生活守則之類的文字。還沒讀書習字之前,我是讀不懂它們,讀懂它們之後,也不覺得那有什麼不對。守則跟灶君都被煙燻得老黑,我一直以為這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留在廚房牆上了;像習俗一樣留置家中。

媽媽常跟我說灶君的傳說,不外是有人浪費糧食,被灶君發現,上稟天庭,終於惹來雷神雷殛。這些老掉牙的勸善故事對當時的我卻充滿吸引人,媽在我央求下說了一次又一次,卻未對牆上守則跟遍佈金門各地的口號有任何說明。

長大後才知道金門是戰地,是抵禦中共威脅的前線。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像金門一樣充滿砲彈、碉堡跟戰車的。在前線的教育必定不同後方吧,我還記得學校走廊裡貼滿許多民族英雄的照片,像史可法、文天祥,他們的共同特色是為國盡忠,慷慨赴義。

我常把那股精神放在心裡,在我寫過以「志願」為題的作文中,都希望投筆從戎,上戰場、殺敵人。很難相信年紀那麼小,卻常存報效國家之念,竟把性命交給國家了。後來,爸媽帶領我們搬抵台灣,弟弟還真因為這個從軍報國夢去讀了好一陣子陸軍士校。弟弟最終還是離開士校,規規矩矩讀國中、升學,我不知道弟弟是否還記得投身軍校的心情,我卻記得弟弟回來那天,我的從軍報國夢也跟著醒了。

飽受砲火威脅的過往對許多人來說竟是著濃濃鄉愁。曾有人特別拍攝金門、馬祖等地口號,呼籲留下這些地下防禦工程,塑造地方特色。我回鄉,不只一次站在廢棄的碉堡前,想像營區當年的模樣。我小時候,常到屋後的高砲營區,看士兵操演砲彈;也到觀測所,看軍官利用望遠鏡偵測海面。為做阿兵哥生意,村莊裡設有不少撞球室、涼飲店,如今,隨著駐軍裁撤,撞球室也一一塌倒,成為廢墟,在風中長歎。

金門人口外流嚴重,無人居住的房屋不是倒了,就是爬滿九重葛。常走的小路也因為走動的人少,復遭野草吞嚥。路雖然不在了,童年卻還在裡頭,但無論如何,我卻再也進不了了。

孩子不足兩歲時,就曾帶他返鄉。我想透過孩子,「看見」自己當年奔跑的模樣、遊戲的樣子。孩子輪廓像我,但他的確不是我,看著他一個人走在空闊得有些荒涼的村落,踽踽獨行,居然充滿寂寞。

我看著兩歲的幼童行走的樣子,忽然發現到這姿態,是人生的一大現實,孩子只能是他,我也只能是我。孩子四歲多時,再度跟我返鄉參加金門詩酒節活動。我們參觀酒廠、陶瓷廠,去了小金門、太武山等,我趁機溜出團體活動,帶孩子回到我的出生地昔果山。

昔果山小,目前僅餘十來戶,但這小小空間,卻因為時間因素而無限擴大了。許多田地廢耕,不能烤蕃薯;樹木長高,蟬也躲得高,蟬難捉得很。我騎機車,帶孩子到我就讀的垵湖國小,才知道后湖村蓋了條通海的大馬路(也就從這一次開始,每回回鄉,便順應孩子要求,從后湖入海)。孩子一看見沙灘就興奮,拎著鐵桶,到處跑。

我說,別拿鐵桶走,那是用來裝蛤仔的。

挖蛤仔是以前農家的外快,常趁著潮退來挖。以前覺得苦,現在則像嘉年華一樣,許多歸鄉的人都來海邊,在烈日當空的海邊回味以前的苦日子。只是,同樣的海邊、沙灘、同樣的蛤仔,滋味卻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