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文訊》跟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470
字型大小:

《文訊》在近年來跟金門有更多的藝文交流,如總編輯封德屏曾擔任浯島文學獎評審,來訪金門多趟。雜誌裡的「藝文史記-各地藝文采風」,多年前即已把金門納入,陳延宗撰稿。以前,翁翁曾為《文訊》的封面設計者,中途曾停止合作,但近幾年,又找回翁翁設計。去年年底,《文訊》並特別專訪黃克全,解析他的創作歷程以及接續的寫作計畫,黃克全寫作計畫不僅多,而且豐富,讓人佩服。中山大學教授蔡振念、師大教授石曉楓都曾在《文訊》撰寫文學評論。我、楊樹清、翁翁、張國治等,更常常參加《文訊》舉辦的活動,像是舉辦多時,現已停辦的五四文藝活動,或者不定時的專案活動,如「作家的成長故事」,以及每年都會舉辦的重陽敬老活動。

我跟《文訊》關係的開始,並不是作者跟編輯,而是接受採訪。《文訊》的「文壇新秀」刊載不少作家、詩人,年少輕狂的模樣;我也是其一。我提供的照片居然還是一張清涼照:拍於泰國海邊,戴帽、赤裸上身,身著背心。這不是上週、或去年的事情,而是八年或十年,卻記憶清晰。

當初,我年近三十,實在不算年輕,但多數五年級中、後段作家群,都幾乎要等到這個年紀,才真正崛起。他們被當作新世代作家了,只是這稱謂來得快、去得也快。

八十八年五月,我進入《幼獅文藝》服務,才以讀者之外的身分跟《文訊》有了更多接觸。民國七十幾年,《文訊》舉辦重陽敬老活動,《幼獅文藝》是協辦單位,多年來,在封德屏總編輯的召集下,協商舉辦方式、商酌菜色,記得這活動,只在「九二一」大地震那一年停辦過一次。

當經費充裕時,《文訊》辦起活動,有模有樣,十足專業;政黨輪替後,經費不濟時,作家邱秀芷則出力不少。但不管是有權勢的時代,或者沒有錢勢的時代,《文訊》的專業跟盡職態度,總讓人感到佩服。

我少為《文訊》寫稿,比較特別的一次是民國九十五年間,先是鍾文音介紹金門歷史小說集《崢嶸》,接著劉再復教授為我的散文《荒言》撰序,密集地刊登在《文訊》雜誌。我跟《文訊》缺乏作者跟編者的互動,更多的卻是編輯之間的互通有無,再說,《文訊》距離我公司僅約十分鐘路程,快步如我,總捨棄乘車,改以步行。

《文訊》這幾年承受不少經營上的壓力,但其專業卻無庸置疑。今年四月初,跟成大教授陳昌明參加高雄縣文化局文學獎評審活動,陳教授說,他任職國家文學館時,曾把某個案子交付《文訊》辦理,有人質疑《文訊》的政治屬性,陳教授說,那一刻他只問事不問人,只講究專業而不涉及政治。

專業、詳實、認真、負責、謙卑、和善,這是《文訊》跟它的編輯團隊給人的觀感,最不可思議的是,這整體形象,歷經高惠琳、湯芝萱,到現任的杜秀卿、蔡昀臻、邱怡瑄、廖于慧、吳穎萍等,都維持難得的一貫性。

重陽敬老餐宴雖僅短短一個上午,卻得耗去許多時間準備,我參加多年,除了感佩《文訊》的執著、認真外,實也在一年一聚的餐宴上,看盡人世滄桑。

作為一個臺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文訊》實要有超乎尋常編輯的耐性跟韌勁,他們還要學習面對作家不斷失去的傷感,在死亡中鍛鍊出強大的意志,再依此餵養歷史,豐富成龐大的史料。

有朋友戲言: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文訊》雜誌留下個人紀念專輯。語罷,眾人哈哈大笑。

但我們笑著什麼來著呢?該是文學成就難以達致,該是看透文學生命的無涯,個人生命的有涯。

然而,有涯、無涯之間,總是一步一步的累積;個人用生命完成文學,《文訊》卻以眾人成就它的文學。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