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問蒼生問鬼神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城。
點閱率:777
字型大小:

近日飽受司法調查貪污舞弊的陳水扁,全台跑透透,除尋求深綠民眾的溫暖外,更是逢廟必拜,以慰藉其害怕的心靈。更有甚者,少數在深綠地區的小宮小廟,透過其廟祝或「桌頭」,以「關關難過關關過」來安慰陳水扁,問題是那些低級位格的「神」,又如何能夠保證一位貪污舞弊又拖垮全國價值觀的陳水扁?

詩經與尚書中常提到:「有夏多罪,天命歹亟之」,中國之「上帝」原是有如猶太教之人格神,但經先民的自我覺醒,「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一句話便把高高在上的上帝拉到民間,與「我民」同在。天並無聰明意志,如果有的話,實與人民之聰明智慧為聰明智慧。民間信仰中的人格神,像印度「帝釋」一樣的「氣」,還比不上猶太教那個具有「理」的上帝。

「天作高山,太王荒之」,中國先民將「天帝」視為「氣化」流行,天帝的自然氣化流行,由周太王來運用彰顯,荀子就以「天生人成」來建立其哲學體系。荀子的自然天,根本否認天有意志,他是一位無神論者。荀子是歧出的儒家,所謂歧出,是指有別於孟子的性善論。這也難怪,當荀子生在戰國末期的禮壞樂崩時代,連一絲絲孟子時代的人性本善恐再也找不到了;荀子為了保證人性「向」善,就不得不依時代環境的改變而「尊師隆禮」,以後天的「化性起偽(人為)」,以人為方法來教化人性,這是「天生人成」。

然而荀子的後天性「惡」(其實是中性)論,自不是孔子將外在的天,內化為普遍人心的「仁」。人不必仰慕、祈求一個高高在上的人格神,只要實踐生命中本有的道德仁心,在生活中,能夠實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就是「踐仁以知天」了,這也是孟子所說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一個人如果真能實踐五倫,就能「心安理得」。中庸:「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就能逍遙自在,其實也就是極樂世界。反之,如果不能實踐五倫,無論是否念佛灌頂,還是禱告作法,還是心有所不安,惶惶不可終日,紅塵當下就是地獄。

不管你信何種宗教,宗教旨在弘善抑惡、敦化人心。但是在功利是尚、不能反躬自省的末法時代,部分人心險惡,政客與宗教掮客狼狽為奸,政客以錢拉攏宗教掮客,宗教掮客再自稱上帝或神的代言人,上欺天帝,下騙人民,不但不怕上帝的懲罰,還以僥倖的賭徒心理「頭過身就過」地自欺,真是可嘆、可憐又可恨。

神在哪裡?就在心中。神在哪裡?就在蒼生中。神在哪裡?就在每人的一個善念之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