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八九五」與台灣抗日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城。
點閱率:1,112

最近台灣又有一部本土電影比「海角七號」更受到廣泛討論,哪就是「一八九五」,該片反映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滿清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描述第二年(乙末年)日本來台佔領時所遭遇到台灣人民最大的一次的抵抗。

本人因工作關係常辦理「團結正氣」的活動,多次到員林八卦山參訪「乙末抗日紀念公園」並向當時抗日英雄致敬。乙末抗日不分閩南、客家原住民及外省族群的「河南勇」「黑衫軍」等均匯集八卦山與日軍「決戰八卦山」,因為臨時湊合的各路游擊反抗軍,號令不一、整備武器不全,與受到西化革新的日本正規軍不可同日而語,這場戰役死了一萬兩千多人,那種氣壯山河、悲歌慷慨赴義的畫面,不待電影刻畫,就可想像到悲壯的情景,是台灣前所未有的一頁歷史。

試觀當時台灣人民的聲討檄文(如附):內除國賊、外抗倭奴閱後心得:

一、那種被滿清「賣台集團」出賣的心情感受,自然掀起全民同仇敵愾:「我臺民父母妻子、田廬墳墓、生理家產、身家性命,非喪於倭奴之手,實喪於賊臣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之手也。 」

二、對滿清中央,在無奈之餘,依然表忠:「我臺民窮無所之,憤無所泄,不能呼號於列祖列宗之靈也,又不能哭訴於皇太后皇上之前也。均之死也,為國家除賊臣而死,尚得為大清國之雄鬼也矣!」

三、內除賣台國賊:「我臺民快刀手槍俱在,必將所以待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者,轉而相待。生死呼吸,無怪鹵莽。」

四、透過媒體,爭取同情:「茲奉上《申報》、《滬報》、《新聞報》刊資各四元,請為連日用大文字刊登報首。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聖訓昭然。貴報館如一一照登,我臺民有一線生機,必圖啣報」

五、某日偶然看到三立電視介紹「一八九五」時,一再強調:全民團結起來對抗外來政權,意圖把國民黨比擬是如日本一般的外敵。再看到民進黨一部分領導人也呼籲團結,鼓勵台灣人多看該片,並團結反抗「外來政權」。這些理論除了操弄族群對立外,能為台灣同胞帶來幸福嗎?

六、「一八九五」依然是一部台灣抗日史很好的參考資料,多鼓勵學生去看,但先要把歷史時空等背景說清楚,不要落入政黨敵對的工具中。

附文:台灣人民的聲討檄文:

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有賊臣焉,大學士李鴻章也,刑部尚書孫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儀也。

臺民與汝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有何讎乎?大清國列祖列宗與汝有何讎乎?太后皇上與汝有何讎乎?汝既將發祥之地、陵寢迫近之區割媚倭奴,祖宗有知,其謂我太后皇上何?尚且不足快汝意,又將關係七省門戶之臺灣,海外二百餘年戴天不二之臺灣,列祖列宗深仁厚澤,不使一夫失所之臺灣,全輸之倭奴!我臺民非不能毀家紓難也,我臺民非不能親死長上也,我臺民非如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無廉恥、賣國固位、得罪於天地祖宗也。我臺民父母妻子、田廬墳墓、生理家產、身家性命,非喪於倭奴之手,實喪於賊臣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之手也。

我臺民窮無所之,憤無所泄,不能呼號於列祖列宗之靈也,又不能哭訴於皇太后皇上之前也。均之死也,為國家除賊臣而死,尚得為大清國之雄鬼也矣!我臺民與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不共戴天,無論其本身、其子孫、其伯叔兄弟侄,遇之船車街道之中,客棧衙署之內,我臺民族出一丁,各懷手槍一杆,快刀一柄,登時悉數殲除,以謝天地祖宗、太后皇上;以償臺民父母妻子、田廬墳墓、生理家產、身家性命,無冤無訾,受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之毒害;以為天下萬世無廉無恥、賣國固位、得罪天地祖宗之炯戒。

除京都及各省碼頭自行刊刻告白外,凡有血氣者,恐未周知。貴報食毛踐土有年,主持公論有年,向為我臺民所欽佩。茲奉上《申報》、《滬報》、《新聞報》刊資各四元,請為連日用大文字刊登報首。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聖訓昭然。貴報館如一一照登,我臺民有一線生機,必圖啣報;如將賊臣名字隱諱,我臺民快刀手槍俱在,必將所以待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者,轉而相待。生死呼吸,無怪鹵莽,貴報館諒之。

大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四月臺灣省誓死不與賊臣俱生之臣民公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