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冬至蘭陽──通往南陽義學的路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961
字型大小:

「檸檬黃的冬陽,第一次不是以過客的身分上坪林。客運像隻落單的螞蟻,馱著路旁拾來的細碎糖粒,在雪山山脈的脊脊上爬行。和我同時在新店上車的是一群歐吉桑和歐巴桑,他們似乎因為常同搭這班客運而互相熟識,三三兩兩聊著蔬果的時價,兒女的近況。好幾次瞥見他們異樣的眼光,我窘迫地抓緊運動背包,理理新潮的牛仔褲,縮在車窗邊,把尷尬的眼神埋進車窗外的滿山蒼茫。」
──楊乃甄〈通往坪林的路〉(2007)
Y‧Y:
雪隧通車後,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的跳動畫面記憶漸漸遠去。妳說,回家的次數反而少了。
「關於這條路的記憶大都是壯烈的,當整面蒼茫的山色迷魅地迴旋於暈眩而幾近崩潰的感官,迷亂與靜美層疊交錯的恍惚裡,好幾次,曾自溺地誤以為身在一場瀕死的夢境。」喜歡楊乃甄〈通往坪林的路〉裡的暮冬殘景,「沿途人煙杳杳,山間蒼白的細霧漫漫,如殘留的人氣摩挲於冷峻的鬼域,彷如一旦有生靈震動,群山將起而合鳴。」
那是二○○七年、第三屆台北縣文學獎報導文學的評審會議上,評審委員季季、南博州與我,三人激辯著〈通往坪林的路〉,我心中的首選,卻不是他們的最愛。我力爭這篇作品入選,作者將坪林的歷史、生態及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通車帶來人與環境糾糾結結的情事,處理得既知性(報導)又感性(文學),有文獻的今昔對比,有風土人情的踏查與觀照,文思細膩、文采動人,再就報導文學所需的元素:事件、田調、問題意識,這篇都齊備。
有衝擊性的生態環境材料,用心佈局的文字情境;但或許「亂」、剪輯不夠精鍊,未拉出一條議題主線。〈通往坪林的路〉未能獲得首獎共識,只得佳作。名次揭曉後在板橋林本源園邸的頒獎典禮,主辦單位特意安排我把獎座頒給我支持的得獎者。此時才知〈通往坪林的路〉作者是楊乃甄,十九歲,宜蘭人,政大新聞系學生。啊,早慧的寫作者,我又想起她文中透露的一段生動,「在蒼涼的靜默中,十九歲,來自宜蘭的我,安撫著六十出頭,來自坪林的老婦,在客運站的石椅並肩坐著,各自咀嚼著對於這塊土地的情緒,等待著下一班駛離坪林的客運。」
Y‧Y,冬至前,氣溫驟降,我受到風寒,歷經了一場發燒、冒冷汗的午後,與妳再一次相約外雙溪的錢穆故居「素書樓」,我給妳帶來了〈通往坪林的路〉這篇文章,盼妳讀出一些共通情感。沒說喜歡,也沒說不喜歡,妳關切的,允諾每年給妳一篇一萬字的土地與文學對話,〈玉蘭花開〉、〈華山燈火〉後,二○○八接近尾聲,「綠地」變「藍天」,今年許是要繳白卷了,妳急切地要為我填補這段空白。妳為我訴說南陽義學的故事。
不是通往坪林,而是通往羅東。
冬至之日,我們自台北出發,兵分三路,走入妳的家鄉,通往「義學之路」。
「學作伴、學喘氣」,「南陽義學」成果展,席開三百桌的謝師宴上,妳的引領下,校長林獻忠在我的留言簿寫下「校訓」。
「南陽」與「蘭陽」音近,南陽,也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所民間書院名稱,八年前,四十七歲的小學教師林獻忠,決定提早退休,拿著薄薄的退休金,在蘭陽溪之南的羅東,興辦「南陽義學」。
「南陽義學」的另一寓意,南陽,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不求聞達於諸侯」;義學,宋時宰相范仲淹興辦義田的現代翻版。
台灣的老年人口已突破百分之十,十年後將再逼近百分之十四,從「老人國」邁向「超級老人國」。「我們沒有時間等待領導者或政黨的覺醒,民間的力量要崛起。」當初辦義學被街坊鄰居當作「頭殼壞掉」看待的林獻忠,談起夢想,依然激昂,「台灣的希望在哪裡?我認為全球化的老人問題,台灣可以有所作為。」
出生於宜蘭縣五結鄉的林獻忠,選在與五結隔鄰的羅東鎮民意街自宅做為南陽義學的發源地,從三十位學員開始,之後,成長速度驚人,整個宜蘭境內已有九十一個場所開設一百多個分班,近百種不同課程,即連地方報紙將南陽義學要在五結鄉福德廟開設新分班的消息誤載為「四結鄉福德廟」,偏縣境內也有此鄉此廟,莫非土地公指示?將錯就錯,期待的聲音已匯聚,四結、五結,都陰錯陽差地結了義學的因緣。為老人提供一個個學習的角落,南陽義學的魅力,直掃宜蘭城鄉角落。
「到義學,學喘氣,學作伴」,林獻忠簡單發出的一句「校訓」,為老人建立起一個溫暖的家,讓每一位老人都能自由自在的喘氣,活得自信,「相招作伴就有溫暖,溫暖周遭,溫暖鄉土,溫暖每一個人的生命」。
學員不必繳學費、援課教師不收鐘點費,八十多歲從事國畫教授的袁樂民,過去教書四十年,卻在不支薪的義學找到了快樂;在菜市場撿菜營生的婦人,每月積蓄萬把塊贊助義學。「我發現,沒有利益衝突的議題,很容易引起人性的共鳴,走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被排斥。台灣應該少一點政治,多一點人性關懷。」林獻忠說,「南陽義學可以辦多久?我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只管當下我還能做甚麼?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沒有人可以決定生命的長短,但我們可以讓生命精采。」
八年來,南陽義學從關懷老人出發,希望改造人心、成為另一種社會改造運動,如今,已對兩岸、國際產生影響,與中國、日本、韓國、中南半島、美加、德國、捷克等國度的老人教育組織都有往來交流,預計和五十個國家的老人團體締結姐妹會組「老人聯合國」、召開國際老人聯誼會。
林獻忠辦南陽義學的精神,二○○八年《聯合晚報》創報二十周年,獲選為台灣「希望20」人物,同時,他也是媒體聚焦的「台灣情義人物」。
Y‧Y,年終歲暮,謝謝妳為我訴說,也提醒我台灣角落的故事。
妳說,雪山隧道通車後,在有生命的山裡開了個大洞,那是個永難縫合的傷口;四十五分鐘可以快速直達,但妳回鄉的欲望反倒降低了。幾次回家,妳仍情感選擇開車行經「九彎十八拐」、必須繞轉兩個半小時的北宜公路歸鄉路。而妳的每一次歸來,除了回到大同鄉玉蘭社區那株玉蘭母株下的舊院探望老母、尋找童年的記憶,妳也會撥出幾個小時時間,從大同到羅東,走二十公里路,到南陽義學當年輕的義工,與早已熟識的校長林獻忠聯聯天,也給義學的老人們打打氣。這是妳回家還能沐浴到暖暖的陽光。
「北宜公路沿線豪邁的蒼綠和天光,便挾著曾在鼻尖低回不已的茶香,自記憶裡一路翻越北勢溪的浩浩湯湯而來。」往蘭陽平原的路上,儘管穿過雪隧,想起的,仍是楊乃甄〈通往坪林的路〉。
Y‧Y,謝謝妳的帶路,冬至蘭陽,南陽義學的邀請,寒冷季節裡的陽光與雨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