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睡覺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振念。
點閱率:700

人近中年以後,一夜好眠變成一件幸福的事。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都市生活擁擠煩躁,人事複雜,往往使人身心俱疲,根據統計,台灣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要依賴藥物助眠。我因體質較敏感,近年來偶因情緒波動或工作忙碌,也會失眠。平常日子上床以後總要輾轉一刻半時才能入睡,早上則天未大亮就比太陽早醒。醫學上說,隨著年齡增加,人體的褪黑激素遞減,睡眠減少和不易入睡是自然之事。
能夠少睡一些好像多賺到一些光陰,可以多做些事,中國以農立國,鼓勵勤儉,是很反對貪睡的。孔子的學生宰予睡了個午覺,就被孔子罵說:「朽木不可雕也。」朱子治家格言要人黎明即起,古詩有云:「無事常靜臥,臥起日當午;人生活七十,君才三十五。」說一個人若是貪睡,人生光陰睡去一半,等於少了一半生命。但生命的意義並不在其短長,有人長命百歲,可惜一事無成,有人英年早逝,卻勳業長留千古,所以少睡一些,也要看賺到的光陰都做了些什麼。昔人頭懸樑,錐刺股,不睡覺是為了苦學,今日學子有了光電之便,黑夜也若白日,許多人上夜店,掛在網路遊戲上,徒耗生命。現代人聲色刺激太多,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刺激太多令人心盲目盲,所以睡不好覺,生活品質變差,醒著的時間反而精神不濟,可見睡覺的時間少了,生命質量未必增加。
大部分人一生繁忙庸碌,為衣食奔波,各種苦惱叢集,能夠多睡覺意味著避開煩惱,心中無事,反而是種福報。據說拿破崙一天只睡三小時,想來他是為軍國大事忙碌無暇闔眼,唯他不睡覺擘畫的是他的野心,他發動的戰爭使多少人命喪疆場,多少家庭破碎。不睡覺如果只是思量如何為自己開疆闢土,角逐名利,這樣的人我們寧可他多睡些,天下也許少些爭執與禍亂。
現代人大都忙碌,睡覺時間少,但都是無事忙、瞎忙,事實上,許多事情我們不參與,世界照樣運轉,自己實在沒有那麼重要。忙變成一種盲,不知為何而忙,忙得沒有時間經營愛情、親情,忙著賺錢,再忙著把賺來的錢花掉。忙碌成了一種德性,睡覺反成罪惡。
唐人傳記〈枕中記〉、〈黃粱夢〉、美國小說家歐文〈李伯大夢〉(Rip Van Winkle)告訴我們,功名利祿只是一夢。偶然看到一副楹聯說:「睡到二三更時,凡功名皆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後,無少長皆是古人。」人生有窮通,不公平的老天做了一件最公平的事,就是讓我們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每天都要睡,到最後是一睡不醒,世上的一切,什麼也帶不走。所以亞歷山大帝橫征歐亞,征服無數國家,死前卻交代屬下將他雙手露於棺材之外,告訴世人,他空空地來,空空地走。
其實一夜好眠,可以增加腦中的血清素(serotonin),而血清素可使人情緒快樂、高昂,俗諺有言:一醉解千愁,我倒以為一睡解千愁,人在睡中寵辱皆忘,猶如小死,睡覺使眾生平等。
我的個性消極,服膺老莊的無為,總以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少有一些則不多佔,生平喜歡的事只有睡覺,想來也是宰予之輩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