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萬里風煙入疏狂──觀吳鼎仁書畫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942
字型大小:

「生在曹洞臨濟,有穿過臨濟曹洞,有洞曹臨濟兩俱。非贏贏然若喪家之狗,還識得此人麼,羅洪道應。」這是清代高僧八大山人四十九歲時的自況;這位似僧似道的寫意大師,把書畫當作宜歌宜泣的平台,以豪邁沉郁,簡樸雄渾的筆墨,開拓了寫意畫的新風貌,是中國畫壇上革新的巨擘;但在生活中卻是個忽狂、忽笑,乃至忽哭的怪人。
唐代大畫家吳道子請裴旻舞劍以助畫,因為「吾畫筆久廢,若將軍有意為吾纏結舞劍一曲,庶因猛勵以通崇幽冥!」同樣在世人眼中又是一件怪誕事。
其實也唯有知者,方能領悟他們那種寄情天地,俯仰造化的意境;他們是用心靈的眼睛來看空間的萬象,不是希臘那種有輪廓的立體雕塑,更不是倫伯蘭油畫中那種渺茫無際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音樂空間;還情於天地的那種意境。不管是八大那種亡國之後的孤寂心情,或吳道子觀劍助氣的灑脫,皆是此種與天地對話,孤芳自賞的執著。就如同希臘神話水仙之神(Narcissus)一樣;她臨水自鑑,無限眷戀自己的仙姿,乃至相思以致獨憔悴以死。這種無限自戀卻又執著的神情,或許就是藝術家別於工匠的地方。八大如此,吳道子如此,當然我也希望疏狂的高中同學吳鼎仁也是如此;雖然他們三人涇然有別!
吳鼎仁書法、繪畫、金石、篆刻、陶藝等,無所不接,乃至二胡、笛子,興之所致,亦常播弄自娛。說他自娛是有道理的;從他那自得的二胡弦聲,不由令人想起打鐵的嵇康,在意的是內心生命的反映,何曾青眼於鍾會的到訪。此種臨水自鑑,雖大異「蘭生幽谷中,孤影還自照」的悅懌風神,但同樣地都具有孤芳自賞的執著;與其與陌者為伴,倒不如與自己對話來得悠然自得,不知這是否是吳鼎仁疏狂之因。
就因如此,吳鼎仁所縈繞的莫非是內心長久的追問:大時代的詭譎多變;時空價值的錯亂迷離;桑梓鄉情的一縷還繫;萬里故國的漂蕩虛幻,乃至無以名之的風煙清寂,這次第,怎一句「疏狂」可言,唯有寄寓於水墨金石雜樂中。也因此舉凡書、畫、金石、佛雕修繕等,乃至於他教字寫畫的學經歷,當然只是他性之所至的逆旅而已。就此而言,從早期的「金門寫生三人展」、「吳鼎仁水墨創作展」,到「金山浯海總關情」,乃至「萬里風煙人罨畫」等,自然也是他心靈舒發的平台而已;尤其是他的書法!
世人向稱吳鼎仁為畫家;但不如稱他為書家!書法最能展現超脫自在,瀟灑空靈的意境;尤其是行草。解衣磅礡中,書家用飛舞的筆情篆意譜出天地之樂,氣韻生動處,書畫交感,這也是何以書法能入中畫之理,所以中畫不稱繪畫而說寫畫;側努策掠間皆是畫。張懷瓘曾論王羲之的用筆說:「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餘裕。然字峻秀,類於生動,幽若深遠,煥若神明,以不測為量者,書之妙也。」充分說明了書法虛空中傳出重盪,神明裡透出幽深的意境。而以吳鼎仁疏狂之性情,最稱書家條件,遠超過其鄉情畫作的神韻。觀其沉凝橫飛,磅礡透簡的書法,頗有「賦詩賓客間,揮灑動八垠」的神情!「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情境,正說明了書家與性情的造化天成;常在想,若吳鼎仁能大器舞動書法於畫、篆、金石上,所展現的必是更直接的物態天趣;更自然的造化心源!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雄才大略的曹孟德在大時代中,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在氣吞江南的那一刻,唯有酒才是知己;「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天才詩人李太白,在手足歡聚時刻,也唯有酒才是催詠佳作的良方。吳鼎仁表字端彝;表字是對自己的期許、承諾。「彝」者,酒器也,古來名人多好酒;而吳鼎仁以「端彝」為字,應有踵效前人以酒解憂;以酒答問;以酒盪漾胸中積壘的古風吧!
韋伯(Max Weber)在《安身立命的政治》(Politics as Vocation)裡說,政治家與政客之區別在於前者有一種類似乘願而來的熱情(realistic passion);此股熱情應該也是成就大師的常道!八大山人如此,吳道子如此,作為一個書家更應如此!中外多少虛有其名而欺世之「畫家」,每以奇形怪狀來來類比「畢卡索」者,最後徒惹人笑而已。是以,如何務實且熱情於藝術本位才是至道,所謂「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不知這是否是吳鼎仁的自我期許!
張旭因觀公孫大娘的劍舞而書法大進,雷簡夫因聽嘉陵江的濤聲而引起寫字的靈感,就如同音樂一樣,書家所要呈展的正是這「援毫圖筆,颯然風起,為天下之壯觀」的揮灑,這當然因緣於先天的性情,以及後天的敏察。而此中因緣在於觀者要有詩人敏銳的心。如蘭亭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不必用俯仰字句,而其意境已直參造化,所以詩人最愛登高觀遠。這或許正是吳鼎仁放舟隨流、繞北碇、窺二嶝、走北疆、縱哈薩、駱沙漠之原因!看來應有落實「好是懿德」的期許吧!
八大因亡國而寄情於書畫,竟而開創出另一天地;吳道子因觀劍舞,而自稱繪事得意無出於此。身為吳道子後人的吳鼎仁,對先人之行止,諒必有「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自得,且以此贈許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