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才呢﹖錢財奴才﹖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士朝。
點閱率:873

初十立春,廿四雨水;大地回春,萬物甦醒;野貓叫春,人心浮動;就連台北木柵動物園內的貓熊圓圓妹妹也追著團團弟弟要抱抱。
春來了,芽發了,天也亮了。想到國小時的唱遊課有一首歌:「春神來了怎知道,梅花黃鶯報到;梅花開頭先含笑,黃鶯接著唱新調;歡迎春神試身手,快把世界改造。」國小時童心的認知對「快把世界改造」並不太理解,因為當年是軍管,世界是軍人的,要如何改造?老師也不敢說,當然我們也不懂得問。那時最夢寐以求的改造,是「4月4日兒童節」趕快來到,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分到一小包糖果餅乾來解饞,這就是半個世紀以前,金門孩童一整年來最好的改造。但是「快把世界改造」的答案是什麼?一直疑惑到現在。
「改造」是何其大的課題。
世界改造?國家改造?縣市改造?鄉鎮改造?社會改造?環境改造?生態改造?種種的改造,最重要的就是要「人心改造」,人的思想觀念如果沒有先改造,其餘都是空談。「人」是什麼?是東西?不是東西?「人」在那裡?是什麼樣的「人」會來「改造」?「改造」成什麼樣的「世界」?「改造」得好,造福眾生,這個「人」就「是東西」;「改造」得不好,禍害眾生,這個「人」就「不是東西」。舉世皆知,能夠擁有權力來即時改造的人,就是當政者,大者有國家元首、五院院長,中者有縣市首長,小者有鄉鎮巿長。而其他創新思想觀念的學者、哲學家、科技研創者也是改造世界的動力,但即時的能量還是要看政治人物的實行。
金門要如何改造?
60年來滄海桑田,但力道不夠,至今尚未竟全功,其關鍵問題何在?「人才」是唯一的答案。回顧金門的前半世紀,軍人掌權,戰地政務,一切以備戰為首要,平民百姓任由軍方擺佈,如果說得嚴重一點,當時的金門鄉親像是「奴才」。凡事仰人鼻息,行事唯命是從,誰也不敢表達意見,即使有半丁點「人才」之味,如未獲軍方的允准,什麼都免談。這個「奴才命」的遺孽猶存,尤其是在軍威下成長的一輩,至今還會狐假虎威,最令人氣炸。
上週,2月16日,星期一,楊永斌接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薛承泰就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前些日子,李錫奇獲聘總統府國策顧問。金門沒有人才嗎?金門的人才在各地各界何其多呀!只是金門會不會用?敢不敢用?看到金門人才都被楚材晉用,金門的鄉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想到他們個人的努力,終於有被肯定收穫的一天,這雖然讓我們覺得是隔牆吹喇叭「名聲在外」,但我們是否該思考多多邀回打拚呢?
有了「錢財」,並不能等於有了「人才」,所以有了「錢財」就要趕快去找「人才」;有了「人才」更要有「錢財」來助勢執行。「錢財」與「人才」要相輔相成,否則「人才」浪費了,「錢財」泡湯了,最後就會被罵成「奴才」。
如今,民智已開,誰還要做「奴才」?不想做「奴才」,就要會重用「人才」,會善理「錢財」,這才是改造金門的好方法,也才是為家鄉立百年基業,個人揚名立萬的功德,鄉親也才會感念。
「人才」加「錢財」等於「改造金門」等於「是東西」等於「良心」等於「幸福」。當政者,拿出肚量,金門人才用不盡,金門幸福永保盈。春來了,天亮了,醒來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