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仲夏‧棚子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亞馨。
點閱率:935

氣候的溫度一天比一天高,坐在吹著電風的屋內,感受到熱浪一波波,從刺眼的窗外往內襲來,閏五月,這樣高溫的天氣,應該還只是開始吧?畢竟炎熱的暑夏,才正要來臨呢!
之前兩個颱風過門而不入,固然是好事,但豐沛的外圍環流並沒有為島國帶來較多的雨水,沒有雨水的滋潤,這氣候想要降溫恐怕也很困難了。
為了節省能源,又不想在仲夏才開始來臨就以冷氣來調節,總是要忍到不能再忍。忍耐,考驗著人的耐受能力,要不,就是利用外出的機會,到公共場所,例如圖書館、百貨公司、銀行、大賣場等這些地方去消暑一下,雖然那些地方的冷氣總是開得太冷,我總是疑惑著,有必要把冷氣開得那麼低,再來穿著外套上班嗎?這不僅僅浪費金錢,更浪費了寶貴的能源。
冷氣如果能使用適度,其實是可以節省不必要的浪費的。
住在這都市叢林,想要忍耐著不開冷氣,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別人使用冷氣排出來的廢氣熱氣,會讓人悶熱到受不了的。
想起了從前,小時候住的鄉下屋,搭著乘涼的棚子,不管外面有多熱,坐在涼風徐徐的棚下,一片綠意,一片沉靜。
有時候,棚子上是角瓜纍纍的瓜棚,有時候棚子上是垂著綠色葡萄串的葡萄架,還不時吊著垂絲的小蟲,有時候又換上大紅大綠的花棚,在夏日的炎陽上閃爍著寶石般的璀璨。
到了傍晚,棚子下成了晚餐的地方,吃過飯,碗筷一收,又成了呼朋引伴茶敘的場所,這時候,大人小孩都沖過涼,棚下,早有人對著象棋盤廝殺起來,「將」來「將」去的叫著,喜歡拉胡琴的,喜歡「講古」和聽人「講古」的,也都往棚下聚集。
蟲嘶、蛙鳴,這大自然最美的交響樂也悄悄響起,演奏的,當然是仲夏夜的交響曲囉!
這些景像雖然早成往事,但我相信,再回去家鄉,一定還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吧?
離鄉數十年,短暫的回歸真的是數得出來的少,總是想著而沒有做的事,終於在今年完成了之後,有一種說不出的輕鬆,讓戶籍回歸原鄉,就像鮭魚返流一樣的必然和自然,而這麼自然而然的事竟然拖了那麼多年,真不知道自己想要一方棚架,一塊菜圃的期望,又要再等待多久呢?
越是在暑夏,望著鐵窗外的天空,那些被建築物分割得支離破碎的遼闊,冒著熱氣騰騰的煙塵十里,有一種被困在夏天的感覺,望著窗外炙熱的高溫,哪裡也不想去的心情,就這樣莫名的蒸煮著,怎麼能逃離這炙熱的大煮鍋呢?越是在暑夏,心裡的期望越是炙熱著,嚮往那一片綠意盎然的院子裡的那一方棚架。
有一天,從朋友家告辭,掩映在現代建築裡的一幢老房子,曲曲折折的廂房,柳暗花明的院落一角,就搭了一棚紫藤,正是花開的時候,粉紫色的芬芳,映著燦爛的陽光,就著棚下的方桌喝著花茶,真是無比的浪漫。
飯後,月光如水的花棚,另有一番風情,古琴低沉磅礡的曲音繚繞著,賞曲論畫,文人雅興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夜闌人靜,才依依不捨地告別這城鄉裡的桃源。
桃源美景處處可為,就看自己的機緣和淵源了,也許一方棚架就可以成就一片桃源,一方院落,也可以成就一處美景,就看自己如何去經營如何去看待了。
在炎炎仲夏,能有一個遮陽納涼的棚子的人雖然不多,但能夠擁有這樣的回憶和嚮往,已經很令人滿足了,最好是夏天儘快過去,秋天趕快來臨,我們就不必在開不開冷氣之中徘徊,在環保與不環保的意念之間猶疑了。畢竟,越來越熱的天氣也是地球上的人們過度使用資源、浪費資源造成的環保問題,面對臭氧層以及直線上升的氣候,我們能不好好正視,趁早改善嗎?
如果任由這樣惡性循環,我們居住的地球不知將變成什麼情況,我們的夏天將一年比一年長,一年比一年熱,那時候,我所嚮往的棚下清涼,恐怕也將是白搭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