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避免憾事重演──金門水岸休閒與安全的再思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世聰。
點閱率:887

金門四面環海,早期因軍管封鎖,海邊戲水實為遙不可及;但近年來地區逐漸開放,近在咫尺且天然美麗的白沙灘,尤其是南海岸,可戲水、弄潮、挖蛤蜊等,更是地區居民和觀光客最愛,在酷熱如焚的夏日,只要不是烈日當空,誰不想往冰涼的水裡鑽?但日前發生在后湖海灘的重大意外事件,五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從此天人永隔,怎不令人同感扼腕和遺憾?
事件發生後,大家紛紛檢討原因,要避免此類慘重事件不再重演,拙見以為:
一、消極方面:針對金門所有溪流、湖庫、農塘及海岸線進行安全總體檢,實施分級管制;在配套措施方面除了協調海巡、岸巡等人員加強巡查勸導取締外,也可成立海岸安全維護隊任務型編組的組織,甄選有救生執照和專長的人員,於每年暑假期間在開放可戲水之海域進行警戒、安全維護與水上救生工作,不但地區民眾在暑假期間戲水逐浪生命較有保障,也會讓來金旅遊的觀光客玩得安心,更可促進金門的就業機會,減少溺水和海難事件的發生。
二、積極方面:正視地區青少年游泳池等戲水、親水設施不足的問題。目前學校方面金中、高職、沙中、寧中小和中正國小雖有游泳池,但面積過小,容量有限,且因設備維護和人員管理易增加額外負擔,有些學校也不太願意對外開放,可供游泳戲水的地方就少了。以筆者經常出入的縣立游泳池為例,夏天時常人滿為患,已不敷使用。此次遇難的子弟全是城中的學生,以城中這樣超過一千人的國中超級大校,竟沒有一座學校專用的游泳池,上體育課還都要借用縣立游泳池。孩子喜歡玩水不是壞事,擁有水中求生能力更是重要,但是他們不容易找到適合戲水的地方,那只有往最方便的海邊跑,溺水的風險就自然很大,故個人以為縣立游泳池可撥給城中作教學使用;縣府宜再另覓適當場地闢建更現代化且設施更完備且冬天有溫水的縣立游泳池,甚至配有SPA等水療設備,不僅讓游泳愛好者可終年不輟,有益於游泳運動的推廣和紮根,更對金門銀髮族的養生保健有莫大裨益。或是鼓勵民間興建大型旅館時更配備設施較完備的游泳池,都可增加地區的休閒遊樂設施和觀光賣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海洋是美麗多變的;也是殘酷無情的,海洋資源是金門天然資產,親水性更是金門先民遺傳下來的基因,這次的溺水事件真的令人深感難過與遺憾,但那也更提醒我們全島居民要更重視海洋教育與水域安全,讓我們金門真的是好山好水好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