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恩主公陳淵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1,800

金門先民,人才輩出,過去數年,我因創作金門歷史小說,以及撰寫《金門現代文學發展之研究》碩論,得以略識先賢,最讓我感到好奇的,莫過於陳淵。
翻閱縣誌,以及洪春柳《七鶴戲水的故鄉》、郭哲銘《浯江小事典》等記載,多寫著:「陳淵,唐貞元十三年、西元七九七年,奉聖旨,率領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等十二姓,赴金門牧馬」,又說「陳淵為天駟降生,善豢馬,人稱『馬祖』;又兼善歧黃之道,得以為民眾療病,後世結草為庵,歲時祭祀,稱為『護驥將軍』」。但民間,多以恩主公稱之。
我好奇,鄉親初一、十五祭祀時,口中喃喃祝禱著恩主公時,能有幾人知道恩主公正是陳淵。為了印證疑問,我問母親,常掛在嘴邊的恩主公是誰啊?母親訥訥地說不上來。神就是神,神還能是誰嗎?神的傳遞跟信仰在口耳相傳間著根、茁壯、輻散,悠悠千年時光過,何以找得根源?母親總要找個答案,她說恩主公正是關公來著。我說不是,是陳淵,而關羽早已晉升為玉皇大帝了。
神,是人造出來的,陳淵還在元朝倭寇入侵時,顯靈捍衛鄉土,我在一篇小說裡這麼寫著:
孚濟廟裡,老人正談著古事。以前哪,金門常受倭寇侵擾,居民跟恩主公哭訴,祈禱保佑。有一次,村民討海捕魚,遠遠看見倭寇賊船,急返航,敲銅鑼,鑼聲響到蔡厝時,人們跟著嚎啕大哭,倭寇近,躲避無門,哭求恩主公保佑。祈禱方休,陰風陣陣起,風霧瀰漫鄉間、大海,人跟人對面不相識,只能依聲辨人。廟裡牆上的馬匹引頸長鳴,居民聽見,又敬又慌,沒一個人敢來廟裡探看究竟。幾天後,才知倭寇被強風猛霧驅散,海濱散落船隻殘骸跟幾具倭寇屍首。居民祭祀恩主公,卻看見陳淵的泥像裂開流血,後來村童得夢,說出陳淵囑咐村民蓋新廟、塑金身。
我在小說裡,試圖讓陳淵、讓我們的恩主公,更貼近我們一些,希望祂不僅是一個神祇,更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部分。
我還記得小時候,常隨母親參拜各地小神。昔果山到海邊的山坡上,立有不到腰高的小廟,不僅昔果山,連其他鄉鎮的人也來參拜,隔幾十年後問母親,小廟祭祀什麼神?她說,那是外地人,死在昔果山沿海,村人埋葬立廟,不知誰傳說小廟靈感,一時間香火不斷。我民國七十幾年回鄉,卻發覺小廟斷了香火,到今日,卻連遺跡都不見了。
陳淵沒有遺失祂的姓名,祂的廟香火還盛。然而,我卻常千年遙想;遙想陳陳淵初履浯洲時,所可能發生的種種故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