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酒鄉哀歌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1,671

金門酒鄉,高粱酒香聞名於世,為金門帶來莫大的財源與福利,飲酒思源,要感謝創立高粱酒生產技藝的先賢們,福蔭這一代的金門人。民國41年9月,胡璉將軍指示周新春上校籌設「九龍江酒廠」,並為首任廠長,隸福建省政府,派任葉華成先生擔任技術課長。至民國45年7月福建省政府遷台後更名為「金門酒廠」,改隸金門防衛司令部政務委員會。糶蘆黍兌米糧,富縣裕民,菸酒公賣,經營戰場,培養戰力,是當時的戰地政務。
葉華成民國39年由新加坡返故鄉舊金城,在九龍江酒廠前、他的故居大厝開始釀酒,先進口大米做米酒,後來試用金門本地生產的蘆黍做高粱酒。42年一紙禁酒令,民間不得私釀買賣,高薪延聘葉氏入九龍江酒廠,月薪三千。現在其故居六路大厝已由縣府出資整修,準備成為葉華成紀念館,並在門口樹立石像。當時葉先生也在金門中學教英文課,47年823砲戰隨學生轉台任教。
九龍江酒廠,早在日據時代就有營業登記,是金城王氏的家業,當時王廷植(王仔基)任金門公署署長,其兄弟早年就已經生產地瓜酒、米酒、蘆黍酒(高粱酒),行銷大陸,與廈門萬全堂藥酒有長期的合作關係。民國6年,知事左樹燮頒給王家一紙「山田屋鹽米酒持有證」蓋有(金門縣印)關防。在山、田、屋、鹽、米、酒各項下細目繁多,家大業大。山項:整個北太武山包括仙山海印寺登記持有權。酒項登記:「蕃薯酒(易壞存不長)、米仔酒(普通都有)、蘆兌酒(兌加草頭,用量大過程多)、藥酒(中藥太武山種植),內陸湄州技術師特聘到本協利、協昌造酒,試喝成功,大量造酒行銷各省,(酒牌捐)各省通關」。民國6年金門高粱酒(蘆黍酒)已大量生產行銷中國各省,並納了酒稅有了酒牌。更早在清末王家祖輩王金城、王金鎮商船船隊六、七十艘,東南亞懋遷有無,廈門碼頭上萬人靠王家吃飯。在金門富甲一方,不知為何?其孫王秉垣曾任金門社教館館長,主修金門縣誌,王家的輝煌歷史在縣誌中未曾記載,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禁酒令之前,金門原有十六家民間酒廠,如泉茂唐家酒廠、莊天德釀酒師等,還有王家的九龍江酒廠。九龍江酒廠的廠房、土地本是王氏家業,後來不知為什麼變成公家的。王廷漾子王水吉氣憤難平,酒廠被迫關門,又被共產了,拒絕應聘入廠釀酒。43年某夜,一輛軍車載來幾個槍兵,押王水吉赴刑場準備槍決,嚇得王氏屎尿溺了一褲子,被這一唬弄才答應釀酒,轉押酒廠,不准回家,不付薪水。到舊金城邱姓連襟家換了乾淨的褲子,馬上開始工作傳授技藝,約半年之久,高粱酒做成了量產才放他回家。金門酒廠的展館曾有王水吉釀酒的鏡頭,因為家族代表兼繼承人王宏武常到酒廠追討祖產,酒廠已把王水吉的照片下架。王氏已去世五年了,歷史可以被抹滅在無聲無息中?「酒國英雄」、「金門酒神」、「高粱酒神」、「蘆黍酒神」的尊號不要急著要封給某人。
王水吉惡運不斷,兩個女兒早夭,一個兒子因小感冒一針斃命。另一個兒子在金門當兵站海防衛哨,槍彈誤傷長官,一週內速判死刑,綁到珠山靶場當天風雲變色,雷電交加,打了四槍,一股怨氣使他兀立起來往後怒瞪,隨即亂槍齊發,大體運回家,只剩一具空殼,肝腸豈止寸斷,父親已無淚。屎尿大師釀出美酒大家開懷暢飲,他卻關門在家痛乾生命暗夜的苦酒。傷慟之餘,王氏攜四子四女舉家遷台,三子王宏武用別名王阿豪考上台師大美術系,畢業前夕被學校查到,開除學籍,只得流落在南部的國中、高中、師專兼代課。自力出版數本國畫的教學畫冊,以書畫維生。近年返鄉追討祖產,地政局的電腦已列出王水吉名下土地2386筆;王水吉也代管東洲妻家陳氏土地,兩家總共將近5000筆,新酒廠、殯儀館都占用到他們家的土地。阿豪與我數次晤談並提供原始資料,豪哥,明日新的「金門王」重現江湖!
我最近又走了一趟九龍江,龍海市政府晚宴接待,君住九龍江頭,我住九龍江口,自是杯酒交歡。醉裡不忘九龍江的船夫被強徵渡海參加古寧頭大戰,傷亡無算;感傷三民主義的模範縣對待「九龍江酒廠」粗暴的定奪。戰爭永遠沒有贏家,輸最大的永遠是哀哀無告的老百姓,能充耳不聞九龍江水的悲鳴?教人空向秋水哭逝川,一杯還酹江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