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島嶼的美好才是真幸福
前幾天,在博客來網路書局的網頁上,右下角不經意地瞥見「原來金門這麼美」的標題,促銷金門國家公園的出版品,金門很美,這點我懂,是每一個原生於此島的金門人共同的認知,但金門美在哪裡?慢慢地,我僅能以籠統的藍天、空氣、綠樹、古蹟來回應,而在童稚時期,天真的眼眸裡,金門無處不美。殘磚破瓦甚至滿臉皺紋老人的微笑都美得令人感動。這裡的天,很藍,很藍,藍得跟優適的海、鼓譟的浪牽扯不清。這裡的空氣很乾淨,乾淨到可以在氫跟氧化合的分子裡嗅到四季細微的變化。這塊島嶼,很綠,很綠,但是生活的態度卻隨著時空的變遷價值觀的改變蔓生成一種曖昧不明的灰綠色,一種趨近於墨綠的不明朗,我們享受著一切,卻忘了存續繼續往前走的力量與美好,閒踅於在地人才知道的小弄曲巷,感嘆於許多美好的質樸的軟硬體漸漸消失。
金門,素有海上仙洲與福地之稱,換成現代的用語,這是一塊具備樂活要件的島嶼,不僅可以樂活而且可以慢活、悠閒自在的活。整體上,這塊島嶼並不擁擠,有新鮮的空氣,優適的生活步調,三步一草花,五步一鳥語,夏可觀星逐浪,冬可品賞鳥,是幸福指數最高的島,卻也是拋擲樂活要素最恣意的島。
現在金門人可以抬頭挺胸津津樂道的就是在時局如此不利的生活環境下,能有優渥的福利,福利之島的快樂島民,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彌補資質不足的遺憾與殘缺所溢生的福利供給,卻忽略了大地之母所給予的一切,星月無盡,只是漸漸看不見了。原生的感動,正以一種極緩慢的速度,漸漸的流逝。或許是因為得來過易,所以忘記珍惜,忘記去保有質樸的美好與感恩惜福的態度。用物質與福利拱起來的福利之島,是金門的驕傲,但一旦人去政息,有什麼是讓金門人依然可以抬頭挺胸驕傲的對所有來過與未曾來過金門的人們說:「這就是金門最美好的事物」?有名不代表一切,菜刀、貢糖、令人羨慕眼紅的福利之外,什麼是金門之美,什麼是應該要致力發展永續存藏的美好,快樂的島民可曾仔細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