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免試入學的聯想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775

九年一貫教改開始推動時,大家都有初一十五月亮不一樣的批評,因為改變的幅度確實不小,而各項配套措施,又總感覺永遠跟不上,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因此只能一面做,一面調整,如今那段混亂時期總算度過。
確實,九年一貫不論是教學領域的統整,教材的一綱多本,教法的創新多元,都是我國教育史上的重大變革,其中屬於學生層面的,當屬考試方式的變更,從一試定終身的「聯考」,到二次的「基本學力測驗」,影響學生權益最大。
如今教育部又有「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的推動,要從現在一年兩次基測,逐漸改成101年度以後,每年只辦一次基測(在6月下旬)。
明年,教育部指示推動試辦的有9個考區(全國共有15個考區),金門為其中之一,雖然不是全面試辦,但即使今年不試辦,時程一到,全面免試入學仍會推動。
99學年度,金門地區兩所高中職的免試入學方案採取的是「申請模式」,地區五所國中依其班級數分配比例名額,輔導學生採計三個學期(二上二下三下)的七大領域成績來申請。
地區五所國中的代表們在多次推動工作的相關會議中,討論焦點都在戮力爭取該校免試入學的比例名額,到底是要按照學生數或是班級數,大家各有立場,都費盡唇舌要爭取該校學生的權益,算是盡忠職守為家長表達心聲。
但我認為,免試入學的教育政策,主要是針對台省都會型地區大家擠名校窄門的反制,而在金門,只有兩所公立高中職,每年700位上下的國中畢業生,要讀高中或農工,師長和學生自己,早已心知肚明,臨界點的學生並不多,因此金門地區實施免試入學或是試辦與否,尚不是地區教育最亟需關切的癥結,因為它只是多一個升學管道的選擇,到了後來,程度高的想要讀金中,幾乎都會如其所願,只是先來後到而已,而高興唸農工的,只要基測分數高一點,也能如願選擇,根本的說「免試入學」對我們地區學子就學權益影響並不大。
我所擔憂的,如同金中家長會長蔡育仁先生所言,是國三學生的學習時間明顯不足,因為免試入學放榜時間是3月24日,比起第一次基測(5月23-24日),整整多出了兩個月的空閒擺蕩,而距離學生畢業又還有半個月(畢業典禮一般均在6月中旬),整整有七十幾天時間,會讓漫不經心的學生無所事事,因為一旦達到升學目標後,必然放鬆心情,頓失學習的動力,一整節課45分鐘,煎熬度過,那才難過,因此,與其計較區區幾個名額,勿寧用心用力為學生規劃、引導學生如何充實填補這塊空白的時間,才更重要。
照我的看法,我們應該要有「縣本課程」、「校本課程」,以來填補這段空缺,讓不再考基測的學生有學習的東西,這可以是知識的課程,可以是生活性的通識課程,也可以是技術性的課程,可以動手操作的課程;但一定要有教科書,也一定要有評鑑查察的機制,才能規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或是強迫性的學習。
不可諱言,金門的學生有甚多比例不能自主學習,我們做師長的看著他們日日長大,總是會擔心他們跟不上潮流,不能適性發展,將來落於人後。因此一旦免試入學的推動,名額的計較,應該不是我們最大的目標,它只是多闢一個管道,讓學生多一個選擇,(以前申請入學的名額很多,約佔30-60%的比率,但申請到又放棄者比比皆是,因為很多學生最後都採取登記分發方式入學。),我反而認為不讓國三學生下學期學習停擺才最重要。
李家同教授說小孩子不能太快樂,否則成年就會不快樂,因此他認為學習要有品質管制,他又說弱勢的孩子容易被邊緣化,金門雖非極弱勢的地區,但我們的孩子,缺乏上進心的為數不少,如何挑起他們用心學習,比爭取他們不一定用得到的比例名額更重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