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德明創辦人的願望
銘傳大學金門校區,因緣俱足,終於98年(2009年)10月31日,在金沙鎮田墩,隆重舉行動土典禮,開始興建校舍工程了。這真是金門銘傳人最興奮、最期盼的一件大事,也是地區關注的重大建設。李銓校長在動土典禮中表示:「金門校區三到五年要投注新台幣四到五億元,希望校地從十五公頃發展到三十公頃,也將找投資集團一起來投資,藉助國際的力量,把金門變成大學島和一個新的國際化城市」。恭祝金門校區興建工程,順利進行,圓滿成功。希地區各界眾助緣和合,共同促成,謹寄上最虔誠的盼望與祝福!
當我接到淑慎小姐轉寄來校友會陳水芳理事長的Email,要我赴機場接機,並參加揭牌、動土、歡宴等系列活動。但我只計劃接機,我們拉開紅布條在候機室歡迎,九點三十分,李銓校長、教育部高教司楊玉惠副司長、銘傳楊健貴學務長、社會科學院黃建森院長等十餘位師長蒞臨,並在機場對面階梯拍團體照後,遂即前行金門高職農場臨時校區揭牌暨田墩金門校區動土典禮。十點鐘因我要趕回金城,參加「兩岸和平水陸大法會」、最後一支圓滿香供養。銘傳大學行程很遺憾不能全程參與。法會總召集性海大法師,囑我以主辦者大佛基金會總幹事的身份,陪同捐獻十萬至百萬元的總功德主上香,讓我既感尷尬又感榮幸。
回憶民國84年,我隨金門縣前縣長陳水在、前議長王水彰及議會教育小組教育訪問團,赴台北銘傳大學校區,拜訪創辦人包德明博士,請求她老人家一本愛護金門慈悲喜捨的愛心,蒞金建分校。89年,李銓校長蒞金開辦。因建校舍需要長時間,遂決議先創辦在職研究所碩士班,暫借地區教室上課,嘉惠學子。這項睿智的開創,造就了地區各界二百餘位碩士人才。但卻累壞了母校師長,例如鄉賢陳德昭院長、樊中原處長及各位教授,在金辦學教學之艱辛與努力,真是令學生感動,令地區鄉親油然敬佩與讚嘆。我是金門校區中國應用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第一期的學生,全校年齡最大,卻也是第一個通過碩士論文的畢業生。林妙影師長曾在《銘傳校友》撰文嘉許我:<四十載杏壇歲月重作學子──金城國中校長楊清國>,令我終身感念不已!銘傳大學除向城中借用教室;還向金門國家公園,借用僑資所建古色古香的前水頭金水小學辦公上課;後來又借用金門技術學院校舍,迄今借用高職農場為臨時校區。十年來,銘傳大學在金門辦教育,就是這樣辛苦地往前走。如今眼見銘傳大學動土興建金門校區,終於苦盡甘來了,金門子弟福氣啦!台灣、大陸子弟都將沾光喔!因為金門將開發成為「大學島」,銘傳大學率先登場響應,將對金門教育文化,做出更偉大的貢獻。李炷烽致詞說:「發揚台灣教育制度的優越性,推動教育產業發展,帶動兩岸教育交流,金門是最佳舞台。」李校長實現銘傳大學金門校區建校,不辜負包創辦人<興學報國、關愛金門>(此拙文刊於10.26《銘傳一週》紀念特刊)的願望。最後感謝恩師陳院長,把我參加銘傳師生校友書法聯展的作品「興學報國」創辦人的理念,懸掛在行政辦公室長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