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貓不貓有關係

發布日期:
作者: 李俊玲。
點閱率:768

陽光朗朗的午後,花貓微瞇著眼,就著細瞳睥睨著穿過小巷的所有生物,低調的宣告主權,經過它地盤的所有物種,都要經過一番的審度,和善者報以哈欠大嘴回應,有危迫感者,則閃身避之,絲毫不猶豫。夜幕輕攏,偶有被同類驚擾的貓群發出不平之鳴,或者成群巡視各家屋頂,輕越而過的腳步聲伴著蟲鳴唧唧,這是家居生活平凡的光景。由於現居房舍的四周皆是傳統四合院落,小巷環繞,人居少,很典型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樣清幽的環境,成了貓兒安居樂活的最佳地點,一向愛貓的我,也樂得推門開窗便有一張可愛的貓臉以對。
之所以愛貓,是因為貓的獨特個性,來去自由本心,貓通常被形容成帶有神秘性格、不易馴服的女子,有時覺得自己也潛在著貓的性格,並不是因為神秘濃厚,相反的,我是個簡單到一眼看穿的人,形容自己有點「貓」,是因為一直刻意保留個性上單純的本質、小小堅持與對傳統成規無傷大雅的叛逆。
偶見日本作家山本直人所著「貓型員工時代」,挑起了我的好奇心。相較於意指高度忠誠的「狗型員工」,「貓型員工」的特徵是:與其捨己奉公,寧願珍重自我;雖然討厭汲汲營營,一旦碰上該做的事還是會努力完成;透過能力所及的事來磨練本領;與了不起的目標相比,認為每天過得幸福比較重要;覺得跟大家一樣是件棘手的事、認為爆發力比續航力更重要等。
綜言之,所謂「貓型員工」即是視忠誠度與升遷於度外,追求個人夢想與幸福,在工作上盡心表現卻只求自我能力「升等」的現代年輕人,「貓型員工」大大顛覆了一般人對傳統員工的認知。
誠如作者所言,此類員工越來越多,企業需自我調適以因應員工性質結構的轉型。相信對於汲汲營營、焚膏繼晷、幾十年「苦過來的」主管階級,恐難以接受如此轉變,但既是時勢所趨,便不能一昧加以排斥,畢竟他們所具有的熱情與創意是謹守本分、兢兢業業的職員所缺乏的,也有程度差異,應取長補短、擺對位置自能發揮最大效益;而「貓型員工」處於經濟景氣低落之時,應在公司需求與個人夢想間取得平衡,盡量避免將公司當「練功坊」與「跳台」,相信沒有公司願意耗費時間與資本培養高流動性的員工,可別淪落到「夢想未竟先被裁」的悽慘境地。
至於我,處於傳統世代與新人類中間的夾心,我是「貓狗合體」型,在夢想、幸福與工作間拚搏。

(稿費全數捐家扶中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