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島老姑爺黃埔新郎官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789

七○年代以前,戰地金門凡事講求克難運動,一個伙夫班長曾是許多女孩託負終生的對象之一,更何況是雄赳赳氣昂昂的軍校生。早期部隊對於現役軍人結婚有諸多限制,造成許多未婚族,或晚婚族,而軍校生必須在畢業後方能結婚,然而,幸好沒有規定不能交女朋友,因此,假日的南台灣,每逢放假日就有許許多多的靚女等在校門口外會情郎,形成有趣的畫面。
假日偕同女友出遊,或是許多同學相約辦個聯誼活動,成為枯燥的軍校生活解悶的最佳處方,聯誼活動不外是和女校學生舉行跳舞派對,或是逛澄清湖,或是爬山。由於軍校生給人的印象都不錯,是許多女生交往的好對象,有次假日,連隊排長接到一通小姐的電話,原來是找某位同學,排長告知他已外出了,沒想到小姐卻說同學不在沒關係,那邀排長出來好了。
官校一年級時,同連的彭哥因老爸幫他安排婚禮,他老兄不假外出直接回家做現成新郎,全連同學卻遭受連座處分,週末全留在營區召開檢討會,出基本教練,三天後,得意洋洋的新郎官回到連上,連顆喜糖都沒有分給同學吃哩,或許是鴻運當頭,一點也沒事。
畢業前夕分發抽籤,許多人抽到金馬獎上上籤,駐地在東引,規定兩年後方能回到台灣,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發生可怕的兵變,有知心女友者迅即結婚,帶著新婚妻子的掛念與親友祝福上前線去了。
畢業前十年,是同學結婚旺季,感情發展順利的,相繼步上紅毯一端,參與同學婚禮成為大家最興奮的回憶。當時一有結婚,同學都齊來幫忙,將禮堂佈置得非常莊嚴亮眼,同學們穿著大禮服,人人持著指揮刀,排成兩列,兩刀交叉形成拱門狀,新郎新娘相偕進入禮堂,好不威風。
畢業半年後,我由馬祖調回台灣,再調回金門東堡溝,尚不清楚位居何處,後來,始知離金城不遠,且是外婆的娘家所在。不久,陸續在金門各駐地碰到軍校同學,也有不少結識本地小姐,並成為金門姑爺。十幾年前,原本是老長官的張學長升了將軍後,成為最有份量的金門姑爺。
同學結婚後,因勤務故未能天天回家,太太住在娘家者不少,若娶金門姑娘的,部隊在金門,太太自然住在娘家,不過多數姑爺對於金門迷信風俗實在不敢苟同,當部隊一換防,全家也都搬回去。然而,結婚找對象,女孩子也有主見,劉學長父親長年臥病在床,新嫁娘不願天天綁在家裡侍奉公公,婚後一年也就下堂求去。
下部隊二十年,同學們紛紛退伍,緊接著兒女一個個結婚,同學之間開始為兒女發紅包。前幾年,彭哥也當阿公了,飛官將軍出勤時在半空中掛了,在珠山完成金門首座機動砲的文哥也走了。許多同學就如打出去的砲彈,一個個都不見了。
王學長表妹阿珠嫁給他軍校同學,已退伍多年,有次阿珠返鄉探親,王學長問其老公近況,阿珠指出老公近況甚差,沒臉與他見面。王學長感嘆的說:「有成就的學長沒空與我聯絡,沒成就的學長沒臉與我見面,難怪日子越來越寂寞了。」看著王學長越來越禿的頭頂,稀疏的髮根似乎想說明什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