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也談金門軟實力─典藏一座島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長志。
點閱率:790
字型大小:

近年來,運用數位技術保存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成為時下最夯的顯學-「數位典藏」。
數位典藏的優點,在於文化資產的數位保存及應用的便利性,除了可透過網際網路傳播便捷的特性,達到文化推廣的目的,更可應用教育、觀光等不同層面。然而,透過將文化資產由傳統紙本、底片、錄音帶等載體,轉為數位化,僅僅只是數位典藏的過程,而非結果。如現今《金門縣志》、金門出版品的網路版,雖不致毫無意義,但也僅僅只是改變其內容之載體及瀏覽方式而已。
因此,在規劃「文化典藏」的同時,一定要先搞清楚什麼是「文化數位典藏」!「文化數位典藏」一詞,當中至少指涉兩種不同意涵的內容,便是:「文化」及「數位典藏」。雖然可以簡化為「將文化以數位方式保存」,或是「以數位方式作為文化的載體」。但這並不是表示把老照片、紙本書籍變成數位檔,就是文化數位典藏。
以金門話為例,將平面出版品,作為金門話的載體,僅僅保存了文化的內容,而影音出版品則可以更細緻的保存了文化的質量,而在數位典藏中談的是原始資料的保存,特別是金門話中獨特性的部分。因此,規劃文化典藏之前,不管是規劃者或執行者,便須具備足夠的「在地文化知識」與「專業素養」。
口語文化的保存,本就是文化中最容易流失、也最不容易保存的部分,包括鄉諺俚語、歌謠、民間故事等。口語文化的保存,除了口音的差異外,在俚語及用字上,受到僑鄉及戰地政務的影響,都有獨特之處,雖然已有不少文史先進致力保存與研究,但是方言的特徵在於:「許多用詞、用語,可能並沒有對應文字」,為了書籍紙本形式,往往貿然以同音相近字代替,同音但意思卻可能不同,如果能以數位方式保存鄉音,除了避免落入文字不精確的弊病外,也才能凸顯文化典藏的積極意義。
此外,金門自豪的古蹟、歷史建築、風獅爺,甚至歲時節慶,可結合GPS、衛星圖資等,除了達到文化保存的效用外,更可應用於文化觀光之上。將這些文化資產以多媒體方式保存,不斷的積累之後,再將這些數位化的文化內容與圖資相結合,便可典藏一座數位金門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