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飛行夢迷彩伴我遊
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六○年代起,金門青年踴躍從軍,紛紛前往各軍士官學校就讀,準備在軍旅生涯中圓夢。那一年,幾位少年人從金門搭船搖晃到高雄,再鑽進大卡車前往陸官報到。軍校與戰地同樣莊嚴肅穆,不同的是夜幕低垂時,處處可見燈火通明。某晚,大夥在廣場聊天,筆者發現空中有紅色燈影移動,頗為驚奇,同學見怪不怪的指著說那是飛機。
那時戰地百姓往來台金地區,大都以乘船為主,藉由水路晃到高雄是大家共有又難忘的經驗,台金飛機班次少,夜間航行更不可能,搭乘飛機是眾人永遠的夢想。由預校到官校,我們一群外島陸官學生在海上累計將近三十趟搭船返鄉記錄後,雖然羡慕空官周學長常有軍機可搭,卻非常珍惜這段共同乘風破浪的日子。
軍校畢業後,菜鳥軍官搭船機會仍低,休假難得排上軍機。民國七○年,筆者首度搭乘一架軍方老母雞返鄉,發現引擎聲響超高,讓人震耳欲聾,但比起搭船得花冗長時間,還是有諸多便利。部隊在金門時,官兵返台休假有專人安排飛機,反之,則凡事必須自己來,每逢三節假期想要返金,欠缺「人脈」者更是難上青天,即便是軍官,也祇能乖乖到高雄候船。
昔日低階軍官搭機不易,金門百姓更加困難,若想請人幫忙排機位需要門路,有些百姓卻常有機可搭機,也羡煞不少民眾。對於金門民眾而言,首度搭乘飛機都是難得的經驗,而劉學長提捧著老媽骨灰搭飛機返金,李學長是在老爸緊急後送時陪同搭機,則是他們心中沈重的記憶。
民國七十三年,國防部增加波音七二七客機開航,民國七十六年,遠東航空公司以波音七四七型飛機首航金門,相繼解決軍民往來台金之間的不便。那時,某家航公司有意拓展台金航班業務,因調查不周,以金門百姓都很節儉云云而作罷,當發現事實不符時卻為時已晚。
台金之間,隨著交通便利,除部隊移防仍需搭船外,官兵休假搭飛機次數越來越多,他們由金門返台休假,準備收假時要到公館外島服務處辦理報到手續,再到松山機場搭乘飛機返金。若因濃霧、颱風等天候因素,飛機可能停飛,休假人員得等第二天再去報到,若天候連續幾天都不理想,則可多賺幾天假了。
鄭學長空軍官校畢業後,立即享受翱翔天空的夢想,而有些陸官學校也考上輕航空隊圓夢。孫學長初調金門,擔任空中觀測官,搭乘小飛機進行空中搜索,任務危險繁重,屢次記功而榮獲莒光楷模。學長們駕馭直昇機圓飛官夢,演訓期間肩負任務危險性高,半空中若不小心牽絆電線而掛點,即成為遺留空中的音符,令心惋惜。
退伍前夕,國防部採包民航機方式,解決台金之間官兵休假問題,節省軍方許多人力物力。這幾年,金門縣政府首度嚐試包機直飛港澳與新加坡,而成為創舉。歲月如梭,台金間年節搭機一票難求導致民怨沸騰仍欠解決之道。告別軍旅十年,得知鄭學長已轉到民間航空公司另外築夢,昔日搭乘遠航軍包機,或是老母機隆隆引擎聲,偶而也會縈迴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