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閱讀即生活

發布日期:
作者: 霧島。
點閱率:768
字型大小:

蟄居美國麻州小鎮一段時間以來,算是比較深入了解這裡的生活文化。其中,讓我比較驚羨的是麻州居民的閱讀習慣的生活化及社區圖書館的普及。
每天早上,我都搭公車到學校。可能是比較過亞洲大城市的步調與密度,儘管是上班時間的尖峰時間,這裡的公車還不算特別擁擠。沒有例外地,公車上有座位的乘客,總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拿著報紙、口袋書、PDA電子書、公司或學校報告閱讀著,有的專心一致,有的氣定神閒,不時還啜著保溫杯裡的咖啡。
閱讀風氣之盛,應是從小養成的,且歸功於麻州社區圖書館的發達。1848年,麻州通過《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各市鎮必須興建公共圖書館,並鼓勵企業家捐建圖書館。當時,美國正值南北戰爭(1861-1865年)之後,工業化與都市化的變遷快速,讓傳統農業社會解體、大量移民進駐、社會階級對立,整個社會瀰漫著不安的氣氛。有識之士認為,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及休閒娛樂,有助於緩解社會問題。企業家也負起社會責任,大量捐建圖書館,其中白手起家的鋼鐵大亨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即於1886-1919年間,在1,412個社區捐建1,679所公共圖書館,被譽為教育慈善家。而這個傳統一直流傳至今,社區圖書館也是美國市鎮生活的中心之一。
為了吸引居民來到社區圖書館,它們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功能與服務。首先,只要出示當地居住的簡單文件證明(一封有自己名字的信件、電費瓦斯帳單均可)及有照片的ID(駕照、工作證、學生證、護照等)即可免費辦理圖書證。再來,圖書館除了書籍、雜誌的館藏外,亦添購大量的電影、舞蹈、音樂的DVD、CD及益智性遊戲光碟,提供免費借閱,而且老片、新片(檔期結束的電影)都有。歸還亦很方便,在圖書館外就有箱子,到期之前擲回即可。
不只是靜態的功能,社區圖書館最有意思的就是每季、每月及每週的活動企劃,特別是針對學齡前的兒童。美國多數的幼稚園或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孩子,每天下午二點半就放學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台的德國交換學生反映待在學校時間太長的原因)。放學後,家長有時會將孩子帶到社區圖書館去看書或看電影,每週多半也有一、二次說故事、親子繪畫創作的活動,每週或每月更會與博物館合作,將一些科學、歷史文化的展示呈現於圖書館中。生動有趣的活動,拉近人們與圖書館的距離,更讓孩子從小生活在閱讀的氛圍中。
報載,英國某小鎮將一座閒置的電話亭(在手機普及之後,電話亭的確功能不彰)改造為社區圖書站,居民捐出家中的一些書刊,放在這裡供自由取閱、流通。不但荒廢的地點重新成為人們的焦點,也讓閱讀成為該鎮的時尚。
倘若我們強化金門各國小的圖書館功能,使其進一步的社區化,並輔之以創意的活動經營,或可提升成人、青少年與兒童的閱讀風氣。閱讀,會成為我們的一種軟實力與競爭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